動態基礎下探討循環供應鏈之產銷協調、技術授權、與法規機制設計之研究

Project: Research project

Project Details

Description

"綠色商品認知或再製造之技術水準本質具動態性,即其狀態需經時間演化以達成穩定並相依於過去狀態,因此,本計畫將以動態控制為基礎探討循環供應鏈(指系統中包含前向銷售物流與逆向回收物流)之各沿議題。本計畫建構循環供應鏈之動態性,並分三階段(三年期)探討 (1) 企業內部之品質、產能與定價決策協調;(2) 企業與企業間之技術授權互動;和 (3) 社會規劃者提升整體系統之效益所採取之機制設計。
明確而言,於循環供應鏈下,不僅須協調再製與新品之產能,也須協調生產與銷售之決策,形成複雜的決策平衡問題,即品質—銷售、品質—產能和產能—銷售協調與外部狀態演化之關聯性。故第一年期將專注於品質、產能、銷售三者協調之經濟規模,探討再製品質決策並協調銷售與回收產能配置和最佳獲利之決策制定。第二年期將延伸第一年期範疇,考量企業間之競爭與合作並存模式,原廠與再製商不僅相互銷售競爭,但原廠可利用技術授權為策略工具,策略性調整彼此競爭關係,提高銷售邊際利潤和獲取授權金與權利金;再製商需判斷開發技術與否和投資決策,或是接受原廠授權報價,進行技術移轉藉此提升其品質或產能,改變動態因子,進而影響動態演化與競爭關係,藉此探討授權機制以整合企業共同效益。第三年期之研究擴大範疇為整體社會最佳化,探討社會規劃者之法規與獎勵機制之設計。為避免補貼成本過高,在制定補貼機制時,社會規劃者必須將考量各層面之影響,如預算成本、企業的利潤、消費者剩餘及環境,並利用法規機制達成最佳的社會資源配置。故本計畫將利用機制設計理論探討機制設計(如施受對象和獎懲制度)和法規目標(如提升回收率,刺激消費綠色商品),以最佳整體社會(廠商、環境、消費者與政府)之總效益。
本計畫各階段之模型將延伸過去相關研究架構,並利用動態控制方法考量各決策者之動態決策和外部狀態之關聯性,並推導各時間點下之子賽局完美均衡之解析解,考量各情境下之決策、獲利與狀態之演化,並分析穩態均衡之達成條件,進行各外部參數對均衡結果之敏感度分析。最後,提供產銷協調、機制設計與資源配置應用於動態循環供應鏈之管理意涵。本計畫不同以往之研究,深度探討動態基礎下循環供應鏈之各類重要議題,不僅具備學術之價值也更貼近實務狀況,具備實務貢獻"
StatusFinished
Effective start/end date20-08-01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