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內容與品質趨勢分析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Content and quality trend analysis of the CSR reports of China Steel Company
  • 葉 積儒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報告書,是企業承擔其經濟、環境和社會責任,向利害關係人揭露相關績效訊息所展現的永續行動。台灣證券交易所於2014年11月發布規定,要求大型企業必須每年申報CSR報告書,因此,CSR報告書的編製及出版已是政府的強制規定,而非僅是企業自發的良善作為。 本研究選定中鋼公司2007年及2011~2014年出版之CSR報告書,以及亞洲其他三家大型鋼鐵企業:韓國浦項、中國大陸寶鋼與印度塔塔之2014年版報告書作為研究對象,以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指導綱領為架構,分析CSR報告書於策略及分析、報告參數、公司治理及管理方針等章節的揭露內容和品質,觀察中鋼歷年CSR報告的發展趨勢,並與外國指標性企業的報告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中鋼於2007年之報告書並未依循GRI綱領規定編製,且揭露資訊的程度也最低,自2011年版報告書開始,即遵循GRI綱領規定,其內容與品質也有大幅進步。中鋼報告書內容的「永續背景」及「完整」原則評分較低,應加以改善;於品質,則需加強所揭露資訊的「精確」及「可靠」性程度。未來編製之報告書,應加強上游供應鏈訊息的揭露,且說明公司提出的績效做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及貢獻,並提升外部認證的等級,以改善外界對報告書所載資訊可靠度的信心。 2014年版中鋼報告書與其他鋼廠比較,以韓國浦項平均得分最高,中鋼次之,印度塔塔第三。塔塔報告書的「利害關係人涵?」及「永續背景」原則的揭露內容完善,優於其他鋼廠。浦項報告書因具有AA1000第二類型及ISAE 3000的外部認證,其揭露之資訊與數據品質的「精確」及「可靠」性高於其他三家鋼廠,值得作為學習標竿。
Date of Award2015 Sept 7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Andrew S. Chang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