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年來工業科技的快速進步,?多內分泌干擾物質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製程及日常用品,伴隨人類活動而大量釋放至環境中,其中包括芳香烴受體促進物質、類(抗)雄激素與類(抗)鹽皮質激素物質,當這些物質隨著廢水排放而進入污水處理廠,便可能在後續之加氯消毒流程產生氯化衍生物並排放至承受水體中,因此氯化衍生物之生成與其對水體生態可能之危害需要受到關注。 本研究以報導基因酵母菌生物試驗法分析臺灣五座污水處理廠各處理單元放流水中的芳香烴受體促進活性、類(抗)雄激素以及類(抗)鹽皮質激素活性,並利用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分析樣本中選定之EDCs與其氯化衍生物之濃度。生物試驗法之結果顯示各污水廠之樣本皆無檢測出類雄激素活性,而在所有水相以及懸浮固體相樣本中皆有檢出芳香烴受體促進活性與抗鹽皮質激素活性,抗雄激素活性則主要於水相樣本中檢出。 氯化衍生物之生物試驗結果顯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之單氯衍生物具有顯著的芳香烴受體促進活性與抗雄激素活性,而其雙氯衍生物則僅誘發抗雄激素活性。對羥基苯甲酸丙酯氯化混合物能誘發較原物質更強之芳香烴受體促進活性與抗雄激素活性,三氯沙氯化混合物之芳香烴受體促進活性較三氯沙弱,而抗雄激素活性則略有增強。壬基酚氯化混合物依舊不具有芳香烴受體促進活性,且其誘發之抗雄激素活性有明顯增強之趨勢。 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之分析結果指出水相樣本中主要檢測出雙酚A (ND~923 ng/L)、雙氯雙酚A (ND~35 9 ng/L)、對羥基苯甲酸甲酯 (12 4~2422 7 ng/L)、單氯對羥基苯甲酸甲酯 (ND~26 9 ng/L)、三氯沙 (61 4~904 4 ng/L)以及壬基酚 (108 7~7715 8 ng/L)。此外,將水相樣本中經LC-MS/MS檢測出之各類EDCs濃度轉換為標準品當量濃度後與生物試驗之結果進行比較,可發現生物試驗所換算之標準品當量濃度遠高於儀器分析,可能之原因為環境樣本中含有之多種EDCs並未被選定為待測物質,因此其貢獻之活性未被計入,又或是樣本中複雜物質之組成產生協同作用而導致生物試驗所得活性偏高。 綜觀本研究之結果,此五座污水處理廠並無法完全去除內分泌干擾物質,甚至可能因後續加氯消毒流程而產生活性更強之氯化衍生物。未來針對環境中內分泌干擾物質氯化衍生物之影響與流佈值得更多研究關注。
Date of Award | 2017 Aug 11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Pei-Hsin Chou (Supervisor) |
---|
以生物試驗法與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檢測臺灣污水處理廠中內分泌干擾物質與其氯化衍生物之宿命與活性變化
緯博, 林. (Author). 2017 Aug 11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