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鐵酸鉍複鐵式材?為釘札層製作全氧化物自旋閥之研究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l-oxide spin valve with multi-ferroic BiFeO3 as the pinning layer
  • 林 蔚叡

Student thesis: Doctoral Thesis

Abstract

在?數不多的複鐵式材料中,鐵酸鉍(BiFeO3)是目前唯一被證實居禮溫度(TC)與尼爾溫度(TN)兩個轉變溫度都在室溫以上的複鐵式材料。BiFeO3同時擁有反鐵磁特性與相當大的鐵電極化量,並具備磁-電耦合特性,因此擁有製作成元件的潛力。我們的目標就是運用BiFeO3為釘札層製作全氧化物自旋閥元件,其他各層材料為:Zn0 7Ni0 3Fe2O4/ LaNiO3/ Zn0 7Ni0 3Fe2O4/ BiFeO3/ LaNiO3/ SrTiO3。本論文詳細討論這種新穎元件的製作過程及其所遇到的問題,其中包括自製氧化物靶材,射頻磁控濺鍍成長各層氧化物薄膜,以及各層膜的物理特性與異質磊晶引起的晶體結構變形等問題,主要成果概括如下。 LaNiO3金屬氧化物導電特性與晶體結構中氧離子化學劑量比有關,氧空位的形成會造成單位晶胞體積增加,以及結構中部分Ni3+還原成Ni2+而讓具有近似立方的鈣鈦礦結構扭曲,導電率下滑。此外,過多的氧空位讓Ni變得更容易擴散進入相鄰的BiFeO3薄膜,使BiFeO3的漏電流增加。作?鐵磁層的Zn0 7Ni0 3Fe2O4,其磊晶薄膜成長於BiFeO3表面時,晶體結構會因受到壓縮應力而使氧離子空位減少,晶包體積縮小,但磊晶成長仍造成其晶體結構從立方晶系扭曲變形為四方晶系。此結構扭曲會迫使一部分處於四面體配位中的Zn離子到八面體配位中去,與Fe離子互換,造成飽和磁化量(MS)的降低。Zn0 7Ni0 3Fe2O4/ BiFeO3接面在磁場5k Oe下從400 oC冷卻到室溫後,室溫下量測可觀察到交換偏磁(exchange bias)效應,偏磁場為20 Oe,矯頑力為30 Oe。而偏磁場與矯頑力也會隨著量測溫度呈現大幅度的變化,5K溫度下量測,偏磁場與矯頑力分別增加到150 Oe與900 Oe。另外我們也觀察到,以低於BiFeO3尼爾溫度的 300 OC度退火,依舊能建立交換偏磁,偏磁場與矯頑力分別8 Oe與19 Oe。最終完成的全氧化物自旋閥,在室溫環境下和100 Oe的低磁場範圍內,磁阻變化率為0 86%。但受限於BiFeO3的漏電流,藉由電場控制磁阻的變化的目標尚無法達成。 最後章節討論到,在BiFeO3 B-site上共摻雜Ti4+與Mg2+可以抑制BiFeO3中Fe2+的形成,降低漏電流。且經由不具磁矩的Ti4+與Mg2+稀釋BiFeO3中反鐵磁有序排列的Fe3+離子,會使尼爾溫度(TN)隨摻雜量提高而降低,有利於避免磁場退火時的化學反應。最後完成的Zn0 7Ni0 3Fe2O4/ BiFe0 9(Mg Ti)0 1O3異質磊晶結構,在外加磁場5k Oe下從290 oC冷卻到室溫後,室溫下量測,交換偏磁場為9 Oe,矯頑力為15 Oe。
Date of Award2014 Aug 19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Xiao-Ding Qi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