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有兩個研究主軸,第一個主軸是增加電子注入效率以提升元件表現,第二個主軸為使用導納頻譜法作數據分析,並將研究主軸分成三個部分來進行實作討論。 第一部分首先建立有機半導體元件的等效電路模型,並且用導納頻譜法量測電容與電導數值。實驗結果顯示,NPB與MADN的元件經導納頻譜法分析出的薄膜等效電容和等效電阻參數相當準確,並且再進一步利用變溫系統觀察不同的薄膜反應時間,可以求出活化能,其數據也與研究論文相當接近。因此我們驗證了導納頻譜的分析是精準且可信服的。 第二部分的研究主要為探討不同的MADN厚度製成的光電元件ITO/NPB/Alq3/MADN/LiF/Al的電性表現。我們利用導納頻譜中的寄生電阻概念,並觀測I-V曲線和元件的亮度效率等量測手法,得到MADN的厚度為5nm時的元件有最佳的表現。 第三部分,我們利用有機電洞阻擋材料MADN摻雜電子注入材料碳酸銣(Rb2CO3)作一電子傳輸層,形成ITO/NPB/Alq3/MADN: Rb2CO3/LiF/Al的元件結構,探討不同摻雜濃度對電致發光的表現影響,再用導納頻譜量測活化能、建立不同摻雜濃度的電子傳輸層的能帶變化圖。實驗結果發現,當摻雜濃度越高,活化能會隨之降低,代表載子注入能障降低了,但是33%的摻雜濃度讓注入能障降的太低反而使電子較難以傳輸進發光層,致使25%的元件表現比33%的元件好。最後將等效電阻、活化能、載子遷移率等參數,用數學公式的運算可以求得薄膜之載子濃度。這些參數對於OLED的科學研究和討論極為重要。 關鍵字: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n型摻雜、導納頻譜、活化能
Date of Award | 2015 Aug 21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Sheng-Yuan Chu (Supervisor) |
---|
利用導納頻譜法分析n型摻雜之有機發光元件
明錡, 李. (Author). 2015 Aug 21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