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工業區地下水流模擬與污染監測系統效益評估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Groundwater Flow Simul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Contaminat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Coastal Area
  • 李 權顯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隨著經濟起飛工商業快速發展,台灣工業區之設立越趨普遍,在繁榮的背 後,工業區對於環境之負面影響亦時有所聞,其中,有意或無意的污染滲漏至地層中,因處於地表下無法直接觀察,故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且不只侷限工業區範圍,污染物在地下水流的帶動傳輸下,將可能對於周遭環境生態等產生潛在的危害,故及時的污染源偵測與監測系統之設計實屬不容忽視之課題。 本研究選定台灣西部沿海某半島型工業區為例,透過GMS 地下水文數值 模擬系統中之MODFLOW 模式,搭配現地監測之各項水文地質參數建構研究區模擬模型,同時考慮潮汐效應對於研究區地下水之影響,結果顯示研究區雖三面環海,感潮範圍僅侷限於東南部及北部零星區域,且自海岸線往內陸延伸三到五百公尺不等之範圍,對於整體研究區地下水流場影響有限;暫態水流模擬顯示,本研究模擬兩年九個月之時間區段,並選擇空間平均分布選擇九口水位井進行率定,均符合現地情況,其整體水位均方根誤差為0 427 公尺。 由率定完成之數值模式,本研究利用MODPATH 模組,以質點追蹤(particle tracing)理論,藉由質點傳輸路徑,瞭解研究區地下水流徑,且從數值模型織模擬成果,反算現有監測系統之污染源監測範圍,評估研究區現有各監測井之污染源監測範圍;並由汙染物監測範圍,搭配沿散理論推估污染團發生時可能最大涵?範圍,並以MT3D 污染傳輸模組驗證繪制區間之合理性。此外,配合傳輸時間之模擬,可將各井之監測範圍依汙染物傳輸時間加以劃分,在已知汙染是監發生時間下,可縮小污染源可能之發生範圍,加快處理效率,可提供給管理者有效且可靠之處理依據。
Date of Award2015 Aug 21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Cheng-Haw Lee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