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嘉南平原新生岩芯沉積物砷富集機制之地球化學證據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Geochemical evidence of arsenic enrichment mechanisms for sediments in Hsin-Sheng core from Chia-Nan plain at SW Taiwan
  • 江 育儒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臺灣嘉南平原地下水具高砷含量之特性是國際專注的地質現象,諸多分析資料顯示砷濃度平均值為0 35 ppm,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所規範的飲用水標準(0 01 ppm)35倍,飲用高砷地下水已被證實是罹患烏腳病與皮膚癌之肇因,且可能與心血管及呼吸疾病有關。地下水與地層沉積物的高度地質相關性,沉積物的化學特徵可能對地下水中砷之來源提供制約。因此本研究分析嘉南平原新營地區之158個新生岩芯沉積物樣本之砷濃度、礦物組成、總碳總有機碳含量及87Sr/86Sr與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以建立新生岩芯沉積物砷含量之垂直剖面,釐清砷於沉積物中之寄主物質,推測有利砷於沉積物中富集之沉積環境,並建構砷由沉積物釋入地下水之模式。 本研究所分析的樣本中砷濃度平均為15 8 ppm,約為一般沉積物平均值兩倍,主要礦物為石英、斜長石、綠泥石及依萊石。以「移動平均法」解析新生岩芯砷濃度數據,建立60–80及190–225公尺深之區段為高砷區段,亦呈現150公尺與160–180公尺有兩個不易辨識的砷富集區域。依吳琮壬(2007)的區分與砷與有機碳含量的相關圖中,推測60–80公尺、160–180公尺與195–225公尺等深富集區段為潟湖或沼澤沉積環境,此兩種環境之特點為相對封閉的環境與高有機物質含量。其中兩個高砷區段砷與有機碳含量呈明顯正相關,相關係數大於0 41。而160–180公尺則高達0 86,顯示於新生岩芯沉積物中有機物質強烈影響所含之砷含量。參考畢如蓮(1995)、陳冠宇(2007)與黃姿勳(2009)對於嘉南平原岩芯之連續萃取資料,砷於新生岩芯沉積物中主要是被吸附質,進入礦物晶格者為數極低。黏土礦物與隱晶質相(最可能者為氫氧化鐵)是主要介質。有機碳亦扮演重要角色,可能促進砷吸附於黏土礦物或隱晶質上,亦可能為吸附砷的另一介質。 綜合以上分析,建議以下一嘉南平原沉積物砷釋入地下水之模式,沉積物中之鐵鎂礦物等原始礦物風化成含砷的綠泥石,將部分砷與鐵釋入水中。當水體達針鐵礦及氫氧化鐵飽合,此二相由水中沉澱,並將砷移出水體。於潟湖環境沉積時,有機物質加入沉積系統,使綠泥石風化而釋出砷,為地下水中砷之主要來源。針鐵礦及隱晶質氫氧化鐵亦被還原而溶解釋出砷。所釋出的砷,部分又可被有機物質吸附,形成沉積物中砷含量與有機碳含量間的正相關。 在所提之模式中,砷含量與有機物碳含量的正相關是一系列礦物風化、分解、溶解、沉澱、砷釋出、脫附與吸附之最終現象。這些高砷含量的沉積物在適當還原環境下,應仍可持續釋出砷,而為目前地下水砷汙染之來源。
Date of Award2016 Feb 15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Huai-Jen Yang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