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長期細懸浮微粒暴露與第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之關聯研究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Effect of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on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Taiwan
  • 李 佳穎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過去已有研究發現,長期??於較高細懸浮微?濃?下可能導致??病之發生。然而,有關亞洲地區之實證研究證據現階段仍屬匱乏,且對於劑量效應並未探討。基於此,本研究整合台灣地區細懸浮微?長期監測資?及第2 型??病發病資訊,以探討台灣地區長期細懸浮微?暴露對第2 型??病之影響。在研究材料方面,本研究利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中的承保抽樣歸人檔(Longitudi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2000 LHID 2000) 之世代追蹤資料,依據2001年至2012年間有服用糖尿病降血糖藥物且一年內至少三次以上診斷為糖尿病(ICD-9: 250),並排除20歲以下及研究期程前被診斷為糖尿病者等標準,以篩選本研究分析之第2型糖尿病患者;細懸浮微粒暴露資料取自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在刪除離島與缺漏值後,採用2006年到2012年全台共71個測站之細懸浮微粒每小時監測數據,並採用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中之克利金模型 (Ordinary Kriging) 模擬研究對象就醫鄉鎮細懸浮微粒暴露濃度值。研究方法共包含二個階段,首先,本研究透過ArcGIS中空間統計模組 (Spatial Statistics) 探討台灣地區第2型糖尿病在研究期間發病情形之空間分布狀況;之後,以Cox 比例風險模型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在校正可能干擾因子 (Confounder) 之情況下,探討細懸浮微粒與第2型糖尿病發病率之相關性與劑量效應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自2001年起共納入505 151位民眾作為研究族群,研究追蹤期間共有48 611位糖尿病新發病患者,平均發病年齡 (±SD) 為57 8 (±13) 歲,全台平均發生率為1 14%。細懸浮微粒全台濃度平均 (±SD) 為33 24 (±8 27) μg/m3。統計分析之結果顯示,於校正性別、年齡、共病症與社會經濟因子之情況下,PM2 5每增加一個IQR (12 03 μg/m3),糖尿病發病風險上升4 9% (HR=1 049; 95% CI: 1 033 1 065),其劑量效應呈現U型,約在27 μg/m3後風險有上升的情形。 綜合本研究之結果可知,台灣地區長期細懸浮微粒暴露會增加第2型糖尿病發病之風險。
Date of Award2016 Aug 23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Huey-Jen Jenny Su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