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壽險產業風險基礎資本額制度與經營風險之關聯性探討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Based Capital and Operating Risk of Taiwan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 林 維淳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台灣壽險業市場面臨國際金融自由化的趨勢,競爭日益激烈,近幾年又深受低利率影響,更加弱化壽險產業的獲利能力,再加上金融危機重創全球產業為最,壽險產業亦難以倖免,因此,為維繫公司永續經營,壽險產業的風險管理必須更加謹慎。 本研究分析壽險產業風險基礎資本額制度下,壽險業者承擔風險行為及資本變化,以瞭解該制度對壽險業者的影響,並探討金融風暴時期前中後,壽險產業資本適足率與營經風險之結構上改變有何變化,以探究各風險指標間是否有有衝量差異性。研究樣本以2006年到2017年台灣壽險公司為主,利用歷史性財務資料,用T檢定分析,藉由實證結果發現風險基礎資本額在金融風暴三階變化並無明顯差異,推測壽險公司持續未達到法定比率,監理機關要求壽險業者達到法定200%,否則該公司可能被監理機關重整、接管。資本結構在金融風暴前與金融風暴兩階段明顯差異,可見金融風暴重創全球產業。流動比率在金融風暴後明顯增加,推測受到AIG公司因流動性風險導致公司面臨破產狀況,凸顯流動性風險對於保險業的重要性。匯率的波動會影響資產負債淨值多寡。國外投資在金融風暴後也是明顯遞增,台灣壽險產業面臨低利率時期,壽險紛紛皆往國外投資環境去尋求較高的報酬。資產報酬率在金融風暴與金融風暴後兩階段呈很明顯差異,推測金融風暴過後,壽險產業也慢慢開始從谷底反升。資產規模在金融風暴後變化很明顯差異,公司的規模愈大,愈有較多的機會與資源從事多角化達到分散經營風險。舉債比率在金融風暴三階段則為無明顯差異。
Date of Award2018 Jul 10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Hsuan-Chu Lin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