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衛生保健服務體系的提升和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口快速增長,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率隨之上升。根據台灣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2014年65歲以上老年人,每人平均西醫醫療費用相當於其他年齡層的2至3倍之多。隨著老化人口的急遽增加,慢性疾病的盛行、身體?能的障礙,導致醫療費用成長及長期照護需求與日俱增。WHO在2010提到運動是活躍老化的關鍵之一,且?多研究指出運動不僅能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有助於減緩基層醫療與長期照護的支出,日本在2005年提出「care prevention」的概念,希望透過運動計畫的介入方式改善老年人的身體?能及日常生活?能,減少並預防老年人使用長照服務的機會。 材料與方法:本研究為世代型追蹤研究,研究目的一探討運動對醫療利用的影響,以2011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資料庫(TLSA),串連2012-2013年全民健保資料庫之門診次數、門診點數、住院點數;排除居住在機構者、沒有回答運動題組、ADL≧1、非同意串健保者、在2011年死亡者,最後研究樣本為1799位65歲以上老年人,並連結死因統計檔計算每人每年平均醫療利用點數,使用SAS 9 4軟體進行負二項迴歸及廣義線性模型迴歸分析。目的二為分析老年人的運動型態對長期照護服務利用的相關性,樣本選用2003、2007年兩波的TLSA的資料;排除ADL≧1、在2007年失去追蹤或死亡者,最後研究樣本為1872位65歲以上老年人,套用Andersen Model,將控制變項分為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三大類,放進羅吉斯作分析。 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發現,有良好運動習慣的老年人有較高的門診利用,在門診次數上達顯著差異,但在門診點數上則無顯著,而在住院、總醫療點數及長照利用則無顯著差異,並經指數轉換後的迴歸係數大多
台灣老年人的運動對於醫療利用及長照利用的影響
姿儀, 吳. (Author). 2018 Aug 22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