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保署委託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建立之「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除可提供完整的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亦為我國公用係數資料庫平台,藉由此平台之建立,逐步串起我國上下游產品供應鏈於各生命週期階段之碳足跡係數,以得到完整之產品碳排放量。不過有關我國上游原物料開採及取得階段等相關碳足跡係數甚少,尤其國內自行開採之主要礦產品,包括大理石、蛇紋石等礦產品,皆無相關碳足跡係數提供,考量礦產品為產品供應鏈中最初級之原物料,後續可產製、應用之產品眾多,且為計算末端產品碳足跡不可或缺的一環,故填補目前原物料端所缺乏之碳足跡係數資料,充足健全我國產品碳足跡係數資料庫,就顯得十分重要。 爰此,本研究共進行3家礦場實地訪查與研究,包括大理石礦場2家及蛇紋石礦場1家,並以生命週期中之「開採階段」為研究範疇,計算礦產品「搖籃到大門(cradle-to-gate)」之單位碳足跡排放係數,其計算結果顯示,大理石礦場M1與大理石礦場M2每生產一公噸之大理石,分別排放17 kgCO2e及1 34 kgCO2e;蛇紋石礦場S1每生產一公噸之蛇紋石,排放17 kgCO2e。若以數值大小排序,蛇紋石礦場S1 (17 kgCO2e) =大理石礦場M1 (17 kgCO2e) > 大理石礦場M2 (1 34 kgCO2e)。」根據本研究結果可以明顯看出,礦場生產量越小,單位碳足跡排放係數越大,即礦產品生產具規模經濟之效果,礦場規模越大,對於所投入的能、資源較能充分有效運用,不僅經濟效益較高,亦能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另外,礦場對於石料之運輸方式對碳足跡之影響亦十分顯著,利用地表重力進行直井運輸,與其他礦場使用柴油卡車運輸相比,單位碳足跡較小,不僅節能減碳,亦降低對環境之衝擊。
Date of Award | 2017 Sept 12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Cheng-Haw Lee (Supervisor) |
---|
國內主要礦產品開發現況及碳足跡評估
育賢, 莊. (Author). 2017 Sept 12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