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組織參與台東舊街生活營造之研究—以台東縣台東市強國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Research on the Life to Create of Taitung Historical Area Participation by Local Organizations—A Case Study of Qiang-guo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n Taitung County
  • 陳 怡婉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台東舊街為台東市早期開發起點,缺乏公共設施、開放空間不足且建築密集,面對人口老化、屋舍老舊、毀損、閒置或公有土地無法修建,影響生活品質等多樣性課題。 本研究透過社區參與及實際操作的過程,促成社區發展的改變。在地重新、持續發展的關鍵,先透過社區場域觀察、狀況呈現來探討台東舊街生活營造。但如果只是計畫執行、活動規劃,很多社區營造事務並不太容易啟動,需要帶動居民參與過程,社區才能有所發展與改變。研究者過去沒有社區營造的經驗,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經由社區參與及經驗累積,期望對未來工作有所幫助,同時實際協助居民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促成在地社區生活營造的改變。 在推動社區工作實踐過程中,一方面透過社區協會建構、社區活動舉辦的實踐過程,帶動社區發展。另一方面透過實作過程與工作內涵的檢討,分析社區發展成效。並透過作為社區協助者的反思,檢討社區協助過程的相關問題,藉此呈現社區協助者的研究者在實踐過程的學習成效。在社區發展的實踐成效如下: 一、協助社區進行社區營造的相關工作成果 透過社區耆老訪談…等活動舉辦,帶動社區居民參與,促成居民成長、轉變,進而將其成長的能力轉化為協助社區運作助力,並在社區評鑑獲得甲等及文史特色獎的肯定。 二、提出社區環境發展構想 藉由社區環境觀察、居民需求調查及社區居民、幹部討論,對社區現況及未來機能,初步提出社區環境發展構想。 三、促成社區自主營造 社區過去從完全沒有社區運作經驗,透過社區協會的建構,培訓幹部、組織社區義工隊、整合組織內外資源,經歷二年多的過程,逐漸成長,提升協會自主舉辦社區活動的能力。 此外,社區參與成果亦呈現在居民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的調查中,社區居民在社區活動中認識更多社區熟識者,顯示在社會支持的問卷中,居民在情感、工具、訊息與情緒上、社會互動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Date of Award2017 Jul 26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She-Ming Chen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