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一個城市的表徵,端看街道上的建築物就可知道這個國家的富強程度與文化內涵,但台灣街頭卻充斥著髒汙的建築物。建築外觀之髒汙並非不可抗,設計者在規劃時決定了先天抗汙基因的良莠,後天的健康則由使用者妥善的維護管理來維持。外牆髒汙的問題自古以來皆有,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與實例調查,彙整外牆髒汙的原理及要因,歸納外牆常見髒汙形態,並予以系統化分類,促使設計抗汙之防制設計能更周嚴,讓設計者由抗汙原理中更靈活的構思造型。 外牆髒汙是灰塵等汙物與雨水之結合後在表面產生的反應行為,「髒汙形態」可分為面狀或帶狀、滲流狀、垂流狀等類型,「汙染行為」有沉積、凝結、垂流及反濺汙染等四種;綜觀而言,髒汙影響程度隨著髒汙的「位移量」及「滯留時間」增加,因此,「遮蔽」、「導水」、「水切」及「隔斷」為對應髒汙形成之物理方式。 設計者規劃時以造型形態、細部處理、材料性能及施工方式等要素控制建築外殼。造型採用較豎直或純粹幾何形態之造型,抑或採用大屋頂遮蔽外牆,可減少外牆髒汙;外牆各部位之構件透過小小的細部處理,即可在降雨時適當導流,快速排汙,本文共彙整36項常見之髒汙樣式及其對策。在使用階段,使用者妥善的訂定維護及使用計畫,定期維護外觀,才能長期讓建築清潔、美觀,並藉此延長使用壽命。
Date of Award | 2014 Jul 30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Hsien-Te Lin (Supervisor) |
---|
外牆抗汙設計之研究
巧茵, 尤. (Author). 2014 Jul 30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