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在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的投資策略之研究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A Study of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Foreign Investors in the Futures and Stock Market
  • 李 正安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本文探討外資在台灣股票及期貨市場的投資策略,外資在上市持股接近4成市值,持股又以權值股為主,成交金額占大盤接近24%。外資在期貨市場中,台指期成交量占台指期總成交口數超過25%。顯示出外資法人的操作主導個股脈動影響台股指數的漲跌,在期貨市場占盡優勢,然而內資逐漸被邊緣化。因此,外資影響金融市場的能力不可同日而語。本研究探討外資的投資策略所使用的樣本期間為2013/1/02~2015/2/28日資料共526筆,時間序列為一階差分加權指數(DTI),外資台指期買賣超之契約金額(FUT_CON),外資現貨市場買賣超(SPOT_NET)三項變數。以迴歸分析、ADF單根檢定、VAR向量自我迴歸、衝擊反應函數、預測誤差之變異分解等計量分析之方法。 迴歸分析和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實證發現,外資在期貨市場的投資策略多為投機。台指期在結算日,外資會以期貨市場的未平倉(OI)部位,在現貨市場拉抬或壓低加權指數,而外資的台指期未平倉口數的變化,可作為大盤多空強度之判斷。 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實證發現,外資在期指未平倉(OI)部位和加權指數的雙向回饋增加大盤多空強度,並且在股票市場,外資買賣超會掩護期貨市場的部位作停損或停利。 衝擊反應函數實證結果,外資在台期指調整部位動作較現貨部位快。在預測誤差變異數分析實證結果發現外資現貨市場買賣超(SPOT_NET) 變數較具外生性,外資法人操作金融市場會有停損停利機制,依據指數高低調整部位,通常因股市大幅波動必須被迫追高或殺低。
Date of Award2015 Jun 12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Tse-Shih Wang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