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化學治療會引發周邊神經病變,特別使用紫杉醇、鉑類與長春花鹼。周邊神經病變症狀,包括麻木、麻刺或燒灼感等,這些症狀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及生活品質,然而,目前仍缺乏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評估指引。 目的:本研究目的為發展「婦癌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評估指引」,以?床試作評估病人於接受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並執?此指引之外部評估,此指引將作為臨床醫護人員,執行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評估之依據。 方法:發展「婦癌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評估指引」?程:(1)選定指引主題並建構?床問題(PICO)「如何評估婦癌病人周邊神經病變症狀?」;(2)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與證據評讀;(3)擬訂評估指引草案,(4)使用兩回合德菲法共識決策程序達成共識;(5)將評估指引進??床試作,?加者條件為接受紫杉醇、鉑金或併長春花鹼的首次化學治?婦癌病人,研究設計採方便取樣(convenience sampling),收案地點在南部某醫學中心婦產科病房與門診,本研究收集執行30位?床試作病人,收案病人包括正接受第一次、第三次、第六次化學治療後兩週,以及化學治療結束後,依據指引評估,包括:麻木、麻刺或燒灼感、輕觸覺、針刺覺、振動覺、肌力與肌腱反射、自主神經異常症狀,與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IADL)評估。以神經科醫師評估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的結果,作為基準參考的黃金標準;研究者與一位資深護理師分別評估臨床試作病人,以振動感評估作為測試評分者間的一致性;(6)依據?床試作修訂評估指引;(7)由專家以AGREE II進?指引外部評估,(8)完成指引擬訂,並宣傳與執?。 結果:系統性文獻回顧符合條件文獻17篇,經證據評估與形成建議,擬定指引草案。經由?次德菲法共?決策程序,擬定指引草案。臨床試作「婦癌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評估指引」:(1)感覺神經方面,使用11點數字評分法,8成有麻木感;使用5 07U(10-gram)Semmes-Weinstein單纖維尼龍絲,7成四肢輕觸感異常;使用牙籤,5成四肢針刺感異常;使用128-Hz Rydel-Seiffer標準音叉,0 7成四肢振動感異常(振幅<5),3成雙腳振動感異常(振幅<5)但雙手振動感為正常(振幅≧5);使用國家癌病組織通用毒性評估表,8成屬於第1級感覺神經病變;(2)運動神經方面,5成四肢肌力為4分;7成踝反射為+,而肱橈肌肌腱、肱二頭肌肌腱、肱三頭肌肌腱,以及膝反射皆為++;使用國家癌病組織通用毒性評估表,6成屬於第1級運動神經病變;(3)自主神經方面,7成病人出現便秘或性慾降低之性?能障礙,6成有全身無力;(4)使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IADL),5-6成病人所有的家事都需要別人協助、需要別人把飯菜煮好、所有衣物都要由別人代洗。以神經科醫師評估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的結果,作為基準參考的黃金標準,以評估麻木感程度之相關係數(R2)最大為0 367,以雙踝的肌腱反射相關係數(R2)最小為0 065;研究者與護理師在振動感評估測試的一致性(Kappa)為0 62,外部評估的整體綜合評價建議採用本指引,但需作部份的修改。 結?:執行「婦癌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評估指引」能早期偵測婦癌化學治療的周邊神經病變與自主神經異常症狀,藉由本指引能協助臨床醫護人員,及早發現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給予病人相關照護,提升臨床照護品質。
Date of Award | 2016 Feb 15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Yu-Yun Hsu (Supervisor) |
---|
婦癌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評估指引
青琳, 吳. (Author). 2016 Feb 15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