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中不良的音環境會使教學品質受到嚴重的影響,以往的研究指出封閉校舍配置容易出現噪音的問題,而國內對校園噪音的規範,大多於交通噪音,如鐵路、航空與道路噪音,對於封閉校舍所引起的內部噪音危害問題,較少資訊能提供設計師或校方進行參考予以改善。本研究探討封閉校舍配置的內部噪音問題,即教師講課、課程朗讀與課程討論等,由於中庭內部吸音材料設置的不足,造成噪音在中庭來回反射且不易消散之問題。 藉由個案研究分析校舍中的聲源教室(教學噪音)與接收側教室(安靜需求的教室),利用ODEON聲場軟體模擬進行數值模擬,首先進行聲源教室與接收教室相對位置的改變,探討各種配置方法的影響,後續再進一步探討吸音材料的設置,針對不同位置與材料使用量訂定各種吸音策略,考慮了吸音性能與材料使用面積後,提出中庭校舍教學噪音的最佳策略。 第一階段結果發現,將聲源教室集中於高樓層或低樓層,接收教室具有改善效果,與現況減少約2~4dB(A),另外聲源教室集中配置在側立面的情形下各樓層比現況更差,約現況增加1~2dB(A),由此可知聲源教室位置避免集中於側立面,而集中於高或低樓層在接收教室有小幅的改善效果。下一階段利用吸音策略改善各個聲源教室配置,使用鑽泥吸音障板安裝於聲源教室前的走廊天花板、接收教室前的走廊天花板與全部教室前的走廊天花板,障板間距為10cm、20cm與30cm。 第二階段結果發現,吸音障板於各個配置中,設置在聲源教室的走廊天花板比設置在接收教室的走廊天花板更具吸音效率。本研究提出的最佳策略有二,分別是高樓層配置聲源教室且聲源教室前走廊設置間距30cm的吸音障板,與現況降噪約6~10dB(A),另外是側立面集中聲源教室且全部教室前走廊設置間距10cm之障板,與現況降噪約4~6dB(A),前者改善策略優點為材料使用較為節省,但聲源樓層會有噪音問題,後者優點為整體解決了校舍噪音問題,但使用的材料為前者約兩倍。
Date of Award | 2015 Sept 10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Yaw-Shyan Tsay (Supervisor) |
---|
封閉校舍中教學噪音的影響與改善之研究
淳顥, 田. (Author). 2015 Sept 10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