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碳足跡與BIM之結合-以建築結構為例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Linking BIM with construction carbon footprint - building structure as an example
  • 陳 振洋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工程碳足跡為工程中材料與機具施作項目,於全生命週期階段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量總合,計算碳足跡能夠量化工程對於環境造成之影響。工程要有效減碳,必須從設計階段便思考減碳方針,然而現行的碳足跡計算多在細部設計確定之後,藉由估算設計圖產出工項標單,並由工項標單中之數量與碳排放係數得出總量,在此計算方法下,要在設計前端回饋有困難,且變更設計所提高之成本與減碳效果無法即時呈現。 本研究建立碳足跡與工項對應資料庫,並導入至BIM。分析應用BIM於碳足跡,一為利用UNIFORMAT II分類架構對BIM模型元件編碼,藉以將模型元件依使用?能分類,擷取元件數量以及量體資訊以關聯至工項;二為拆解工項之材料、機具之碳足跡資訊,得出工項碳排放係數,建立工項碳足跡資料庫。兩者彙整後,工項數量及碳排放係數相乘即為工項耗用的碳排放量,加總所有工項產出工程碳足跡。 藉由賦予BIM模型元件UNIFORMAT II編碼並解析其與工項、碳足跡之間的關係,能由BIM模型擷取數量資訊,得出工程碳足跡。簡化計算碳足跡以及標單產出之流程,設計完成即可得出工程碳足跡,檢討與改善便能提至前端,增進其效率。 最後提出主體工程工項建模規則及資訊規範,確保於BIM模型建置階段便考量碳足跡計算需求,並納入所需資訊,減少BIM模型因資訊不足而需反覆修改甚至重新建置的問題。
Date of Award2016 Aug 24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Andrew S. Chang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