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發展所遇到的議題複雜且多樣,造成?多社區在發展過程中一直無法突破瓶頸,有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難題,也有居民彼此之間冷漠的困境。因此,如何讓原有居民的日常生活行為,藉由媒介的置入產生更積極之互動,來期待居民產生更多樣的互動行為,同時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大多數的社區透過舉辦活動,讓參與之居民有某種程度上的互動,有其意義,但效果有限,其並不容易延伸至居民日常生活之互動。該透過何種媒介及操作方式,來促成居民產生更積極的互動,並投入社區公共事務之參與,是社區發展中重要之課題。 本研究選擇台南市南區灣裡周邊的社區,在研究期間藉由走訪社區紀錄、觀察,提出活絡居民日常互動之可能與看法。期望藉由實作巷弄傢俱之活動,透過接觸居民、社區組織、引導居民參與來達成效果。而本研究所探討的是參與及巷弄周遭之居民,是否因媒介之置入會有所改變或產生新的互動行為,並促成彼此相互關心。傢俱置入的據點中,有的跟之前一樣,有的有增加一些活動行為類型,而在同安里的據點則呈 現多樣的活動類型。此據點的內涵說明如下。 本研究成果如下: 一、原先在社區所觀察到之居民生活行為分為兩種,其一是多數居民日常個人的生活 行為再來則是少數的分享性的互動行為。但經由巷弄傢俱之活動後,觀察發現居 民分享性的互動行為變得頻繁,並產生新的關心性的互動行為,居民開始會彼此 相互關心、照顧。 二、經由居民參與巷弄傢俱實作後,所經營之營造點帶起之互動,有效帶起,1 活絡 居民互動分享的行為;參與之居民開始走出家門與他人交流,並且主動分享。2 促進不同年齡層之交流;參與實作之居民會帶其孫子、兒子前來參觀,並在此休 息、聊天,促成聚集之行為,帶起社區老、中、青之互動。3 營造點促進不同族 群之交流;社區居民因其需求開始尋求社區組織之協助,透過討論促使社區組織 能夠了解社區居民內部的心聲,能夠更符合居民所需求並具在地特色,且落實由 下而上之參與機制,為社區奠定良好發展之基礎。 三、經由巷弄傢俱之活動後,參與帶動居民對社區環境意識的提升,一方面帶動巷弄 空間營造之想像,居民逐漸有了環境改善及美化之想法;例如:彩繪牆壁、空屋 利用等等。另一方面則於共同生活中形成巷弄認同感,由於感受到鄰居彼此的關 愛及環境改變,而對於所處之巷弄空間逐漸產生認同,進而來到營造點與他人互 動,並由巷弄人際關係,擴張到大範圍的居民日常生活空間,透過關心增加彼此 更深一層的情感交流,並帶起友善的互動及此巷弄之認同感。
Date of Award | 2017 Jan 23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She-Ming Chen (Supervisor) |
---|
巷道傢具營造與居民共同生活經營-以台南市南區同安里與松安里巷道為例
世倫, 陳. (Author). 2017 Jan 23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