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顧者是台灣長期照護體系中第一線人員,「女性」在「父權」社會結構中,長期擔任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女性家庭照顧者成為長期照護制度下最被忽視的一環。台灣現行長照政策未貫徹性別主流化精神,致長照相關政策與法案存在性別平等問題,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措施尚未完善。而女性受到傳統社會文化與性別角色規範制約,且囿於個人心理因素,社會結構因素及傳統孝道文化規範等因素,女性易成為家庭照顧者。在本論文,我們深度訪問了8位家庭照顧者,以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同時 我們也檢視來自政府部門和民間部門的數據,以了解長照系統目前的情形。 結果顯示,現行長照政策雖有提供喘息服務,但由於宣導不足,所以家庭照顧者不論性別為何,都很少使用到政府所提供的長照資源,而照顧工作也對家庭照顧者的生活也帶來生理與心理壓力,但政府郤忽略家庭照顧者在這方面的需求。因此,造成政府長期照顧美意大打折扣。可喜的是,在照顧過程中,照顧者仍有其正向收穫,如家庭成員間關係的改善、家庭成員的緊密結合、與被照顧者間的關係好轉等。面對快速老化的台灣社會,如何利用有限資源發展長期照護體系,讓失能、失智者之家庭達到最適切的服務,值得各界審慎討論的,更是台灣長照成?與否的重點,故家庭照顧者是長照體系中,不可忽視的角色。
Date of Award | 2016 Jul 6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Jenn-Jaw Soong (Supervisor) |
---|
性別主流化於台灣長期照護體系之探討:以家庭照顧制度為例
芷嫻, 蘇. (Author). 2016 Jul 6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