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世界投入產出資料庫分析APEC經濟體之二氧化碳排放變動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Analyzing the Sources of Changes in CO2 Emissions among APEC Member Economies: Application of the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
  • 孫 采宜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官方多邊經濟合作論壇之一,其總人口約為26億人,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約55%,全球貿易總額約占44%,而其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占全球約70%,因此,APEC經濟體對全球具有一定影響力;而經濟成長須依賴充足穩定的能源供給,但隨著能源使用增加亦伴隨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使APEC經濟體亦面臨經濟(Economy)、能源(Energy)與環境(Environment)3E的挑戰。 因應氣候變遷及能源相關議題,APEC經濟體持續推廣相關計畫與措施,以提高能源效率及減少CO2排放。並於2011年11月提出以2005年為基準年,使APEC經濟體於2035年能源密集度至少降低45%。我國為APEC成員之一,並於2015年6月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訂定我國205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的50%以下,顯示減少CO2排放為我國及APEC經濟體共同關注的議題。 以往對APEC之研究,大多數以因素分析探討CO2排放變動之因素,但此研究方法僅能呈現較總合的指標結果,無法以產業經濟活動的角度進行分析,故本研究應用二階KLEM投入產出結構分解法(two-tier KLEM input-output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KLEM I-O)模型結合世界投入產出資料庫(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 WIOD),分析1999年至2009年APEC 10國CO2的排放趨勢,探討影響CO2排放?變動之主要因素並比較其主要差異,以提出相關建議作為相關政策研擬的?考。 實證結果顯示,影響APEC 10國1999年至2009年CO2排放?效果中,以國內自發性最終需求效果影響最為顯著,而技術變化效果則有?低CO2排放的趨勢,因此本研究分別從國內自發性最終需求成長效果及技術變化效果等面向提出建言。
Date of Award2016 Aug 18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Jong-Hua Wu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