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模糊理論提升顧客稽核之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以A公司為例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Applying Fuzzy Theory to Improve th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of Customer Auditing: The Case of Company A
  • 林 家豪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近年發生多起事故,如三星電池爆炸事件、高田安全氣囊因存缺陷召回數萬車輛,現今環境充滿風險,而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正是一個預防性的風險管理工具;FMEA針對失效風險逐一檢討其嚴重度、發生度、偵測度。FMEA的價值是從產品最初的設計階段,一直到量產時的製程改善,將失效風險降至最低,提高品質預防失效。 IATF 16949是生產車用產品必要通過的稽核條文,IATF 16949有五大核心工具,分別是PPAP、APQP、FMEA、SPC、MSA。ISO 9001:2008改版至ISO 9001:2015,將風險管理列入重要稽核項目中,因產品架構越來越複雜,失效風險也越來越高。當中最常被稽核缺失的項目為FMEA,因它是從設計階段一直到量產都需要一直更新,持續使用的工具,而FMEA通常又是由單一工程師撰寫,全憑主觀想法或是將結果導向自己有利之項目進行撰寫,因此無法找到真正風險最高且最需被改善之項目;計算風險優先值(RPN Risk Priority Number)時,因存在嚴重度、發生度、偵測度的權重一致等缺點,導致傳統RPN排序無法真實反映實際狀況,無法找出真正高風險之項目。 本研究嘗試將模糊理論(Fuzzy)中的模糊規則庫導入於FMEA中,利用問卷評分的方式讓公司的各部門專家參與FMEA的撰寫,最後Fuzzy FMEA與傳統FMEA做比較,結果找出工程師評分問題以及找到最合適的風險優先項目進行改善,呈現顧客較重視嚴重度風險的結果,達到顧客要求。顧客稽核本研究Fuzzy FMEA文件給予正面評價,並建議未來可以將該方法建立系統化管理。
Date of Award2018 Jun 29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Chinho Lin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