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活動經營與老舊社區的生活文化發展 ─以台南市安平區沙灘、王城西、海頭社區為例 研 究 生:林文宇 指導教授:陳世明 中華民國一○四年七月 [論文摘要] 台南是個擁有豐厚歷史文化資產的城市,在2010縣市合併後,「文化首都營造」一直是都市發展核心議題。但發展重點多為文化資產的活化、觀光區硬體設施的建置與活動舉辦。但卻也偏重觀光發展而影響了在地居民的生活行為。 本研究透過探討社區活動的持續性來分析,位於歷史區域之老舊社區生活文化發展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出由社區活動形成居民自主的社區共同生活行為,並期待形成社區生活文化的可能性。另外,分析活動使用之空間與歷史區域文化資產之關係來探討舊聚落歷史區域與社區活動之關係。 本研究是以舊安平區之各社區歷年參與公部門補助計畫之計畫書與實際參與社區活動和訪談來做為研究材料,進一步分析社區活動的持續性與空間的支持,探討社區組織舉辦活動與生活文化發展的關係。所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 社區活動的持續性:活動的持續性與社區組織發展目標與關心的議題有關。透過公部門補助計畫與外資資源協助以及社區組織持續舉辦活動,讓活動穩定成長。並透過活動屬性的轉變,探討社區活動轉變成社區共同生活,期待社區生活文化的形成。 2 生活化活動的形成:社區活動的發展中,可發現生活化活動的形成。生活化活動是非社區組織主導的活動,而是由志工與居民自行主導活動舉辦方式與流程,並於固定時間舉辦。而生活化活動的穩定運作,依然需要社區組織和空間的持續支持。 3 活動舉辦之空間場域:社區活動使用之空間會以社區活動中心和活動中心周邊公共設施空間為主,以支持社區活動的舉辦。 4 居民參與與舊聚落歷史區域之關係:位於舊聚落歷史區域之老舊社區,除了會舉辦文化資產導覽推廣等教育性質的活動與租借古蹟與歷史建築之空間再利用外,亦會以關懷古蹟與歷史建築中原居住者之生活所需以及協助與改善生活環境,並會邀請原居住者來述說社區歷史並記錄與傳承下去以及透過長者之經驗分享,將社區歷史文化融合於現今生活之中。 5 由下而上之區域發展:與當今公部門政策發展之由上而下之區域發展方式不同。是因社區組織成長帶動居民成長以及社區環境受觀光之影響,使得居民自行組成社區工班且提出對公共空間環境議題之改善看法,並與公部門或施工單位進行討論溝通與提出社區空間環境改善計畫之由下而上區域發展方式。 【關鍵字】:安平、社區活動、生活文化、文化資產、區域發展
Date of Award | 2015 Sept 10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She-Ming Chen (Supervisor) |
---|
社區活動經營與老舊社區的生活文化發展─以台南市安平區沙灘、王城西、海頭社區為例
文宇, 林. (Author). 2015 Sept 10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