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技時代下的環境維權:以「寧波市反PX」與「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兩事件為例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The Environmental Rights Protection in the Internet Era:Cases of the Anti-PX Incident in Ningbo and the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Plant Incident in Panyu
  • 王 蕙蓉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日新月異的網路科技重塑中國大陸的社會文化,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對社會與國家產生無遠弗屆之影響力。拜網路平等參與之特性,無分社會階級、貧富、身分地位等,在網路平台上,每位參與者人人平等。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大家可以自由公開表達對政府決策之態度與意見,聚焦關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環保議題,線上號召發起環境維權運動,積極爭取憲法及法律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持續性追求經濟增長,締造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傲人成就。經濟奇蹟光環的背後,卻讓全國各地付出嚴重的環境污染代價,也是推升環境抗爭群體事件的主因。本文旨在探討網路科技時代下的環境維權,以「寧波市反PX」與「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兩事件為研究個案。自科技賦權途徑出發,採用個案研究法以及比較分析法作為本論文之研究方法。從研究問題的深入探討,去體現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一、威權政治下的中國大陸,網際網路對於所謂的非政治性活動,特別是環境保護運動,有什麼樣的衝擊與挑戰?二、網路科技時代的中國環境維權運動,對於威權政體下的中國有何社會與政治意涵?三、網路科技時代下,維權律師、網路意見領袖、公民社會團體有何角色扮演?四、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在面對網路科技時代的環境維權如何回應? 網路意見領袖、維權律師、公民社會團體以及中產階級經常借助網路的力量,參與環境議題的討論、建言、批評以及發起群眾抗爭。網路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對中國政治、經濟、社會造成強大的衝擊與挑戰,也日漸弱化共產黨長期以來黨政一體的威權統治關係。奉行槍桿子出政權的北京當局,面對來勢洶洶、層出不窮的環境維權抗爭事件,已經無法只靠追加維穩經費因應。身處網路科技化時代,全國多元化之訊息、動態,各地發生之群體事件,在網路平台,分秒彈指之間,便能傳送出去,形成全國聚焦關注的熱點輿情。官方必須迅速跟上新媒體技術之發展腳步,才能及時回應民意,深入瞭解民情,妥善解決環境污染議題。舉凡攸關民眾權益之重大決策,訊息要透明公開,並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才能有效解決層出不窮之環境抗爭事件。 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者之間,想要取得平衡點,中央政府訂定的環保政策需要與社會民情密合接軌,不要淪為紙上談兵,地方政府也要確實依法行政,傾聽廣大的民意,更要瞭解環境權對人民的重要性。要強化立法權,大刀?斧訂出獎懲方案,積極、有效率執行環保法規,這些都是本文之後續研究建議。爰此,才能有機會改變地方政府長期以來為厚實財庫收入,拚GDP、政績排名,追求官員利益極大化以及輕忽、漠視生態環境之偏執行政作為,俾以確保民眾之生活環境品質,從而減少環境維權抗爭事件之發生。中國共產黨十三五規劃建議首度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堅持綠色發展、綠色富國、綠色富民,加大環境治理之力度,彰顯北京當局對環保問題之日漸關注與高度重視。
Date of Award2016 Jan 25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Chin-Fu Hung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