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腔內脂肪細胞在骨代謝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近年來的新興研究議題,研究結果對骨髓腔內脂肪細胞的評價尚未有定論。目的:本研究探討耐力運動及熱量限制介入對於雄性大鼠骨髓腔脂肪細胞與骨代謝、骨組織型態之影響。方法:本實驗以週齡26週雄性Sprague-Dawley (SD) 大鼠為實驗對象,依照控制組 (control group CON)、耐力運動訓練 (endurance exercise EXE) 及40%與20% 熱量限制 (caloric restriction CR40% CR20%) 等實驗設計分為四組,分別為CON (n=12)、EXE (n=12)、CR40% (n=12)、CR20% (n=12)。耐力運動組別的動物以16公尺/分鐘,每週訓練五天;熱量限制組的動物則是以控制組的每日飼料攝取量減少40%與20%為熱量限制,實驗介入期為9週。本研究分析所得之依變項數值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以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one-way ANCOVA)(以體重為共變量)進行各組間的差異性比較,當p< 05視為達顯著水準,則以Fisher’s LSD方法進行事後比較。結果:在體重方面,實驗介入後的第1 5~2週後,CR 40 %、CR 20% 及EXE組即顯著低於CON組。在骨髓腔的脂肪細胞、海綿骨靜態骨骼組織型態學與海綿骨骨密度等參數方面,各組間無論是以one-way ANOVA 或 ANCOVA進行統計分析,均未呈現顯著差異。在血液指標上面, CON組在瘦素 (leptin) 、胰島素(insulin)和三酸甘油脂 (TG) 顯著大於其他三組,CR20%與EXE在胰島素的表現上也顯著大於CR40%,血糖(glucose)方面,CR20%顯著高於CR40%與EXE,其他項目均未達顯著差異。結論:飲食限制與耐力運動訓練在改善能量代謝及減重後,並未進一步未造成成年骨髓腔脂肪細胞與各項骨質測量參數進一步的負面結果。
Date of Award | 2015 Sept 2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Tsang-Hai Huang (Supervisor) |
---|
耐力運動與熱量限制對於成年雄性大鼠骨髓腔內脂肪球細胞與骨代謝之影響
志宏, 蔡. (Author). 2015 Sept 2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