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旨在指出在七零年代所指稱的「鄉土」以及九零年代以降由新生代作家為首的後鄉土之間,八零年代台灣文學中的「鄉土」做為一個關鍵的樞紐,認為「鄉土」一詞自始至終不曾離開過台灣文學之中。本篇論文不斷地將八零年代的台灣文學作品,來回地與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以及後鄉土進行比對,更能夠發現八零年代的作品之中,「鄉土」的意識其實更為鮮明,只是未必被歸類以「鄉土」之名。七零年代「鄉土派」原本統攝於民族主義的大旗之下的各種立場,八零年代在受到「美麗島」、「台灣意識論戰」的激化之後,並不因為「本土化」而隱匿消失,八零年代的鄉土文學除了「台灣意識」的延續之外,其餘的鄉土意識仍以不同的型態保留於文本之中,可視為七零年代鄉土文學的延續。可知,走向八零年代,並不代表是鄉土意識思想的中挫,本土思想的確立,反而使得對人民、土地的關懷更為明確,更能使作家將目光直接落在眼前的這塊土地上,關卡眼前所發現的議題,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與社會面對的困境。 本文嘗試將台灣文學之中的鄉土分別以兩個面向來觀察,一是在論戰之中由論述所建構而成的「鄉土」意識,一是透過文本以及對文本的評析之中所建構出的「鄉土」,八零年代的「鄉土」意識,是在兩者之間的交互生產之下所演變而生,不同立場對於「鄉土」的爭奪,使得八零年代在台灣文學史上背負著「鄉土」中挫、僵化的評論,然,本文將此視為是一種論述對立的爭執,八零年代台灣文學中的「鄉土」正是因為書寫者所佔據的不同位置,而有著比七零年代更為多元、豐富的面貌。 本論文也進一步指出八零年代的「本土」便是這兩代之間最重要的樞紐。若將八零年代置於其中,發現八零年代所書寫的鄉土,一方面做為延續,一方面同時做為拓衍,正能為兩個世代的鄉土書寫進行串連。之所以能夠有此作用,正是因為本土意識在八零年代被標舉,熱潮也一路延燒至九零年代,從對本土的關注延伸至對地方空間的描寫,地景的描繪正是後鄉土小說的特徵之一。同樣的差異也出現在對生態、對族群的描述,八零年代談論此類題材的形式仍不同於九零年代的後鄉土,八零年代的敘述中往往帶有鮮明的批判意識,甚至可分辨其中政治立場與意識型態,描述文化與文明,社會現實與理想之間拉扯的矛盾與搖?,而九零年代則是?脫對政治控訴的抵抗姿態,重新建構起對人與生態土地,與異己的族群之間的倫理關係。 八零年代的「鄉土」與九零年代之間最主要的差異在於,九零年代所面對的不再是官方意識的打壓、迫害,這一代的作家面對的是明顯感受到伴隨全球化而來的文化傾軋,對資訊對時間對空間的焦慮不安,這樣的意識也同樣影響著他們書寫鄉土的姿態。或?作品中的寫實性削弱了,但在鄉土書寫之中所隱藏的反思,對歷史的質疑、追溯,仍是一種帶著批判性的觀點。而這樣的反思,正是八零年代的社會環境之中,所形塑而成的「鄉土意識」所衍生出來的質疑跟批判。
Date of Award | 2014 Sept 10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Sheng-kuan Yu (Supervisor) |
---|
論八零年代台灣文學中「鄉土」概念的延續與轉變
顯秀, 董. (Author). 2014 Sept 10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