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鹽業於民國九十一年全面廢曬,鹽田土地多處於閒置無人管理狀態,而台灣地區為地狹人稠的地方,對於國土應做有效之開發利用與管理成為重要的議題,經訪談後得知當地居民希望將廢棄鹽田建置為觀光區、滯洪池、魚塭等想法,故本研究以嘉義縣義竹鄉舊五區鹽田為研究區域,藉由情境設計並利用地文性淹水排水模式模擬(physiographic drainage-inundation model PHD model)在不同重現期距之情況,探討各情境下之淹水對鹽田區域之影響,並提供未來鹽田活化管理之參考。模擬結果顯示,在50年重現期距以下,將鹽田設置為魚塭,周圍魚塭並無淹水狀況;當100年重現期距以上時,既有鹽田具有滯洪效果,但若將鹽田設置為滯洪池則可降低周邊受淹水影響之魚塭範圍,減緩暴雨時周邊魚塭受鹽田東北方魚塭溢堤之影響;當200年重現期距時,各情境設置為魚塭的鹽田皆受淹水影響,故不建議依本研究之設置方式將鹽田為魚塭做使用。本研究以淹水模擬方式配合情境配置探討各情境下之淹水影響,提供給廢棄鹽田開發利用之參考。
Date of Award | 2017 Sept 1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Hsiao-Wen Wang (Supervisor) |
---|
透過水管理活化廢曬鹽灘之研究
珮斯, 彭. (Author). 2017 Sept 1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