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採用長150 mm,直徑1 96 mm之鋼針模擬二向?(Two-dimensional)均勻顆粒土壤,製作高500 mm之邊坡,其上方放置兩種不同形式(固定及旋轉式)之100mm寬條型基礎(Strip foundation)。此一模型邊坡與基礎固定於1 52m×1 52m之震動台(最大加速度1 1g,最大荷重20kN),以三種不同的震動頻率,逐漸增大之正弦波形與真實地震波形進行實驗,探討邊坡在承受真實地震與規則之正弦波之動態行為差異,並將實驗成果與前人數值理論比較,將邊坡上方基礎之動態承載力行為反映於基礎承載力之設計與分析中。 本研究從加速度反應與基礎的震動反應狀況,去了解整體基礎動態穩定性之情況,從試驗與分析中得到以下結論:一、承受地震力之基礎,其變位與破壞模式受到基礎本身限制條件(Restraint condition)之影響很大。一般而言,固定式基礎(Rotation-restrained footing)之耐震性優於旋轉式(Free-rotating)之基礎。二、邊坡頂部之加速度增幅反應會隨著基礎形式與震動頻率而有所變化。三、邊坡破壞面向下方延伸之深度隨傾斜載重、載重大小與基礎形式之不同而變化。四、邊坡承受地震力之基礎承載力的修正中,需要同時考慮偏心的方向性問題,以Huang and Kang (2008b)後退基礎修正方式可得到合理的承載力修正係數。五、動態試驗中之最大地表水平加速度(HPGA)無法直接使用於擬靜態分析中;當HPGA/g=3?k_h時,動態試驗結果與擬靜態理論一致。六、一般震動台試驗中所採用之逐漸增強正弦波加載,可能導致受震結構有過大變位與提早破壞的現象。
Date of Award | 2018 Jan 17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Ching-Chuan Huang (Supervisor) |
---|
邊坡動態基礎承載力試驗與分析
宜賢, 林. (Author). 2018 Jan 17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