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內容編碼SCC的架構是2013年最新制定完成的視訊編碼標準HEVC重點研究方向之一,主要是用於處理多樣化的螢幕畫面內容,包含了由傳統相機捕捉的自然影像,以及大量線條、文字、網頁圖形組成的合成影像。自然影像和合成影像在畫面內容的組成方式有顯著的差異,現行的視訊編碼標準並沒有專門處理該情形的方法,因此提出了SCC的架構來解決目前編碼造成的困難。SCC應用下有兩大編碼工具:一、畫面內區塊複製技術IBC;二、調色盤編碼技術PC。本論文主要是以調色編碼技術的內容做改良,該方法先將編碼單位中的像素值對應到標記出的索引值,並傳送索引值產生的索引顏色表,無法歸類在主要顏色表上的顏色以遺漏像素做處理。目前HM-12 1+RExt-5 1版本中調色盤編碼技術採用高通所提出的方法,因此本論文針對高通的編碼法做改良。 高通版本在處理顏色索引地圖編碼法中採用連續編碼和複製上方的模式,本論文改良原有的兩個模式至四個模式及三個小選項。單一索引模式中專門處理個別出現的索引值;進階複製模式中細分成三個小選項,提供上方、左上和右上起點供複製;連續模式則處理多個索引值相同的情況;遠短模式則在四周搜尋不到相同起點時,至上方遠端搜尋時使用。為驗證本論文提出的改良法比高通編碼法效果更好,將採用HEVC的測試軟體HM來進行實驗,利用PSNR值和Bitrate所構成的RD曲線計算出BD-Rate值比較實驗結果。實驗結果顯示,本論文提出的改良法在SCC應用下對顏色索引地圖大幅增加編碼效率。
Date of Award | 2014 Dec 30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Pei-Hsuan Tsai (Supervisor) |
---|
針對HEVC適用於螢幕內容編碼之調色盤編碼方式的改良方法
皓誠, 李. (Author). 2014 Dec 30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