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世界上使用鋼筋混凝土建築最多的國家,從內政部營建署的資料顯示混凝土建築數量占整體的81%,「1995年台灣每人平均水泥消耗量高達1258kg,大約是日本的2倍,美國的近4倍」-林憲德《亞洲觀點的綠色建築》,低廉的水泥需求大幅超出法定開採量,進而造成了台灣河川砂石盜採、國土流失的嚴重問題。 在全球積極推行CO2減量及降低能源消耗的浪潮之下,鋼構造的低碳排高回收率及其輕量化結構,無疑是二十一世紀綠色建築的必然選擇。 「?軋型鋼構建築」或俗稱「鐵皮屋」雖然在申請比例上僅占0 03%,但從台灣都市的上空放眼望去老舊住宅修建增建和工廠、倉庫等普遍使用卻是難以忽視的。 在缺乏管制的情況下,「粗製濫造」、「夏熱冬冷」是一般人對鐵皮屋的刻板印象,因此本研究以環境控制角度,於機能及設計兩部份,與RC進行比較研究,並提供實務設計上能具體參考之建議。於機能部分將針對三個主題進行研究: 一、外殼熱性能 二、碳足跡評估 三、夜間都市熱島效應影響;另外於設計方面彙整相關細部、工構法、材料等資料,作為設計操作上的參考。意圖顛覆以往「鐵皮屋」克難、粗俗、臨時的負面印象。
Date of Award | 2014 Aug 4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Hsien-Te Lin (Supervisor) |
---|
鐵皮屋永續設計之研究
科維, 黃. (Author). 2014 Aug 4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