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在國際之中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兩岸簽訂MOU與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後,台灣與中國的金融業務逐漸由管制封閉邁向開放競爭。於2013年2月6日進一步開放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omestic Banking Unit DBU)承辦人民幣業務,打開了台灣與中國之間資金直接流動的管道。然而,台灣與中國之間存在複雜的歷史與政治關係,連帶也影響人民幣業務的發展。 因此,本研究建立多元迴歸模型,採用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之季資料,探討國內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後對銀行股價帶來之影響,並分析銀行之獲利能力與成長力財務比率變數與銀行股價之關係。 研究實證結果為: 一、銀行自2013年2月開辦人民幣業務後,對於銀行業之股價並沒有產生顯著的差異與影響。 二、在獲利能力財務比率中,已實現銷貨毛利率、營業利益率以及業外收支/營收對銀行股價有正向之影響,其中以已實現銷貨毛利率之影響效果最為顯著。 三、在成長力財務比率中,營收成長率與銀行股價存在顯著正相關;常續淨利成長率和總資產成長率與銀行股價存在顯著負相關;而淨值成長率與銀行股價呈現負相關,但其影響並不顯著。
Date of Award | 2014 Jul 10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Shuang-shii Chuang (Supervisor) |
---|
開放人民幣業務對銀行業股價之影響
意涵, 方. (Author). 2014 Jul 10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