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隧道台階開挖工法為台灣公路隧道常用之開挖工法之一,並且已累積相當工程經驗。同時配合施工變形控制理念的加入,如何決定合適的變形寬容量(包含地形預估變形量與施工寬容量),使隧道變形能在控制範圍內,避免過度入侵隧道空間,便成為隧道施工決策者經常考慮之要務之一。過去,台階工法開挖之隧道,當遭遇軟弱地盤(軟岩、VI類岩盤)時,為防止變形過大,常考慮於上半斷面設置臨時仰拱,利用近乎圓弧閉合的約束力,暫時穩定隧道頂拱部位的變形。尤其在遠離上半斷面開挖前進效應影響範圍(2~3倍隧道直徑)後,變位若仍無法有效收斂(或受地下水軟化)時,臨時仰拱的設置,一般能暫時穩定變形與底部地盤的再度風化(弱化)。因此當開挖支撐初期,發現支撐受力不均勻,尤其是沉陷變位過大時,可考慮於上半斷面設置臨時仰拱,並配合支保底部擴展基腳的施作,以消除兩側應力集中與增加承載力。本研究以曾文水庫排淤隧道工程為例,以計測資料為基礎配合岩盤分類及施工方法的探討,研究不同岩盤對臨時仰拱支撐閉合的敏感性,藉以瞭解隧道岩盤分類及施工法的相容性。
Date of Award | 2018 Sept 4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Der-Her Lee (Supervisor) |
---|
隧道開挖面變形與施工法之相關性研究-以曾文水庫防淤隧道為例
明裕, 陳. (Author). 2018 Sept 4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