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部海岸線地下水長期受到養殖業、農業、工業等用途大量的開採,產生嚴重的區域地層下陷,將危及生命財產及公共運輸安全,根據東西向快速道路台78線道路與高鐵交會處附近之地表測量資料,顯示此區域每年的地表沉陷量以2008年的沉陷量最大,每年沉陷量約7 5cm至9 3cm左右。在2015/01至2015/05期間降雨量減少並碰上全台大缺水,土庫區宏崙站的地下水位亦是降至近十年來之最低點,和2013與2014年同期之地下水位差距達2公尺。因此,使得每年沉陷量由2014年的4 1cm至5 1cm左右提升至6 3cm。 本研究顯示利用單向度壓密試驗公式分析台78線公路路堤與高鐵墩柱各階段施工程序對地層下陷之影響,台78線公路路堤主要影響在地表下40公尺內,高鐵墩柱之影響主要在地表下40-300公尺內。交會處之高鐵墩柱的差異沉陷,從2003至2014/03之監測結果,在P7/512和P7/513之差異沉陷為36 7mm,P7/514和P7/515之差異沉陷量結果為30 4mm,而模擬分析結果,在P7/512和P7/513之差異沉陷為40 9mm,P7/514和P7/515之差異沉陷量結果為27 7mm,結果相當接近。 為探討交會處因地下水位變化引致地層下陷的問題,在考慮不受高鐵或台78線道路的影響下,以交會處測沉磁環監測站STA9監測結果作為模擬比較的對象。利用現地監測資料,運用逆解析法取得土層的壓縮指數Cc與回脹指數Cs,再以2014/06/24至2015/03/01的地下水位變動進行模擬地層分析,並針對2013/09/04至2016/02/20期間地表下300公尺內地層的總沉陷量進行模擬分析,分析結果為69mm,而實際量測的總沉陷量為78mm,模擬結果顯示地下水位的升降確實影響地層的沉陷量。
Date of Award | 2016 Sept 2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Supervisor | Der-Her Lee (Supervisor) |
---|
雲林土庫高速鐵路沉陷區之地層變動特性探討
靜平, 陳. (Author). 2016 Sept 2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