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對傳統菸草市場的影響:破壞式創新之觀點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The E-cig impact on traditional tobacco market: Perspective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 鍾 政達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本研究根據電子煙的產品特性,將其產品定位為一種《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創新式產品,研究根據此項創新模式來探討,破壞式創新對傳統的煙草市場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電子煙自1967年的雛型出現後,因技術上的障礙無法克服導致產品沉寂一時,直到中國中醫師韓力於2000年提出透過丙二醇混合尼古丁液體,透過加熱技術將液體霧化成類似煙霧體吸入肺部以達到模擬傳統吸菸的情境,此時的電子煙產業才具備一個較有系統化的產品全貌。電子煙興起於歐美,對世界各地的公部門、傳統菸草廠商、吸菸族群所造成前所未見的波瀾,由於電子煙的?能具備傳統菸草產品的撫慰?能特性,但是在控制?能上甚至勝於傳統煙草產品,造成電子煙產品替代性質強,並且強調安全、可控制、相較健康等多種優勢?能。然而,即便擁有多項被視為破壞式的創新優勢,電子煙是否能在利益龐大複雜的菸草的市場中突圍成??抑或只是曇花一現的新業?   目前各國對電子煙的法令尚未明朗,造成電子煙的發展產生所謂的不同政策不同調。電子煙在台灣國內是一個模糊的灰色產業,由於不健全的法源,政府機關僅明文規定禁止尼古丁產品的生產、輸入、販賣,但對於電子煙產品在無明確的法規規範情況下,龐大的產業利益使得各方利益團體相互角力,地下市場的商業活動正絡繹不絕的上演。本研究透過質性訪查藉由實際訪談電子煙企業進一步了解電子煙產品與菸草產品的不同之處,並且針對使用者對於電子煙產品與菸草產品的使用經驗,歸納整理出兩種產品的不同之處,再藉由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的《破壞式創新理論》歸納質性訪談相關資訊辨別電子煙產業是否可以透過破壞式創新理論找出適當的營運模式並且進一步尋找合作的理想對象,來映證此產業是否具有市場潛力?另一方面藉由電子煙產業的創新成?模式,讓傳統菸草產業得以改變過去舊有的企業策略,參照其電子煙成?模式,進一步反省思考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組合出最佳的資源策略性配置,藉此活化產業發展。
Date of Award2016 Sept 7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Shih-Chieh Fang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