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核電廠圍阻體土壤結構互制之動力分析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thesis: Dynamic Analysis of Nuclear Power plant Containment at Maanshan under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 許 皓程

Student thesis: Master's Thesis

Abstract

核能發電相較於再生能源發電,提供較為穩定、高效率的發電模式,亦無火力發電產生因大量排放廢氣所造成溫室效應及空汙的問題,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所統計,2017年台灣發電來源,第一名為火力發電佔82%,第二名即為核能發電佔9 3%,仍然為台灣總發電量第二大來源,雖未來正推動再生能源取代核能,但核能總發電量仍為再生能源的兩倍之多,並非短時間即能取代,就現階段來說核能發電在目前的台灣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核能雖然經濟便利,也有其令人擔憂的缺點,台灣因為於板塊交界帶,地震頻繁,不少強震使得房屋受損甚至傾倒,若災害發生在核電廠使圍阻體失效造成輻射外洩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核電廠之耐震設計應格外嚴格審視。 因此本文利用有限元素法軟體ABAQUS,來對馬鞍山核電廠的圍阻體進行土壤結構互制(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分析,以比較剛性地盤假設及實際考慮現地土壤的受震之差異性。由於核三廠已有相關的極限耐壓強度分析研究,因此第一步我們以極限耐壓強度來驗證圍阻體之模型正確,第二部分則是以EERA(Equivalent-linear Earthquake site Response Analyses)軟體對安全停機地震(Safe Shutdown Earthquake)做反摺積(Deconvolution),以求得SSI分析時土壤底部需輸入之地震歷時,同時確認ABAQUS土壤之自然震動頻率與EERA所求得相同,第三部分即比較SSI與剛性地盤受震後結構反應,比較各樓板反應譜及圍組體破壞情形。
Date of Award2018 Aug 1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upervisorHsuan-Teh Hu (Supervisor)

Cit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