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專案
機構檔案
Organisation profile
「生科學院」於94年由原屬理學院之「生命科學系」、「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物科技研究所」一系二所成立,95學年由本校具國際競爭力與特色之生物訊息傳遞研究團隊增設「生物訊息傳遞研究所」,96學年成立「生物資訊研究所」,97學年成立「熱帶植物科學研究所」。目前院內系所整合,於99學年度「生物資訊研究所」與「生物訊息傳遞研究所」合併成為「生物資訊與訊息傳遞研究所」,於100學年度「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整併至「生命科學系」,104學年成立「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本院積極結合醫學、理學、工學及電資學院相關系所進行跨領域合作,以增加「生科學院」教學研究能量,並積極完成「生科學院」教學研究團隊之組建與重整,藉由團隊整合凝聚研究發展方向與能量,發展成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學院。本院積極結合醫學、理學、工學及電資學院相關系所進行跨領域合作,以增加「生科院」教學研究能量,並積極完成「生科學院」教學研究團隊之組建與重整,藉由團隊整合凝聚研究發展方向與能量,發展成各領域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學院。本校另設有相關研究中心:「生物科技中心」、「精緻農業與生物資源中心」、「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蘭花研發中心」及「蝦類疾病控制與育種研究中心」,以加深及加廣研究能量。指紋
查看啟用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的研究主題。這些主題標籤來自此機構會員的作品。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網路
國家/地區層面的近期外部共同作業。按一下圓點深入探索詳細資料,或
概要
專案
- 702 已完成
-
A Mitochondrion-Targeting Protein (B2) Primes ROS/Nrf2-Mediated Stress Signals, Triggering Apoptosis and Necroptosis in Lung Cancer
Chiu, H. W., Hung, S. W., Chiu, C. F. & Hong, J. R., 2023 1月, 於: Biomedicines. 11, 1, 186.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開啟存取 -
Astrocytic Cebpd Regulates Pentraxin 3 Expression to Promote Fibrotic Scar Form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Wang, S. M., Hsu, J. Y. C., Ko, C. Y., Wu, H. E., Hsiao, Y-W. & Wang, J-M., 2023 4月, 於: Molecular Neurobiology. 60, 4, p. 2200-2208 9 p.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開啟存取 -
Autoantibody profiling of monoamine oxidase A knockout mice, a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model
Syu, G. D., Sutandy, F. X. R., Chen, K., Cheng, Y., Chen, C. S. & Shih, J. C., 2023 1月, 於: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107, p. 193-200 8 p.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1 引文 斯高帕斯(Scopus)
設備
-
-
非侵入式活體分子影像系統
Lynn Ling-Huei Huang (Manager) & 貞杏 林 (Operator)
儀器設備中心設備/設施: Instrument Development Center
-
學生論文
-
A Burn Model in Lanyu Pig and a Study on Its Wound Treatment
作者: 喬勛, 莊., 2020監督員: Huang, L. L. (Supervisor)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
Aggregation phenotype to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作者: 雅惠, 李., 2020監督員: Sung, H. (Supervisor)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
Aggressive nutritional support of perioperative abdomin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alnutritional risk
作者: 明宜, 劉., 2015 7月 8監督員: Chang, S. (Supervisor)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