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專案
機構檔案
電漿科學為1950年以來所發展的新興學門,其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涵蓋太空科學、天文物理、核融合能源、高功率厘米波長微波源等許多研究領域,並有許多工業、醫學與軍事等的應用。目前國內其他大學沒有以電漿科學研究為主的研究所,在太空科學方面,只有中央大學太空所,在天文方面,中央大學、台大與清華各有天文所。
成大自2008年8月成立「太空天文與電漿科學所」碩士班,隨後於2013年8月更名為「太空與電漿科學所」並成立博士班。本所結合95年成立的「電漿與太空科學中心」之研究能量,發展各種電漿現象之量測實驗、理論和模擬等研究,並參與人造衛星與探空火箭的太空科學實驗與觀測、國家的大型天文觀測計畫、以及國際的核融合能源合作計畫,同時推動以電漿科學為基礎的高能天文物理研究,進而培養頂尖的高溫電漿、太空科學、天文物理及核融合能源之碩博人才。初期將以成為台灣在太空天文與電漿科學的教育及研究重鎮的目標,未來希望能成為國際頂尖的教學與研究單位。
指紋
查看啟用 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 的研究主題。這些主題標籤來自此機構會員的作品。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網路
國家/地區層面的近期外部共同作業。按一下圓點深入探索詳細資料,或
概要
專案
- 52 已完成
-
A Mini-Marx Generator Powered by a Cockcroft-Walton Voltage Multiplier
Aranganadin, K., Zhang, Z., Lin, Y. C., Chang, P. Y., Hsu, H. Y. & Lin, M. C., 2022 10月 1, 於: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50, 10, p. 3393-3399 7 p.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
Analysis of Electron Precipitation and Ionospheric Density Enhancements Due To Hiss Using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and Arase Observations
Ma, Q., Xu, W., Sanchez, E. R., Marshall, R. A., Bortnik, J., Reyes, P. M., Varney, R. H., Kaeppler, S. R., Miyoshi, Y., Matsuoka, A., Kasahara, Y., Matsuda, S., Tsuchiya, F., Kumamoto, A., Kasahara, S., Yokota, S., Keika, K., Hori, T., Mitani, T., Nakamura, S., 及其他5 , 2022 8月, 於: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 127, 8, e2022JA030545.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
Compact Scintillator Array Detector (ComSAD) for Sounding Rocket and CubeSat Missions
Wang, P. K., Chen, C. Y., Hsu, H. C., Chang, M. H., Liu, W. T., Fang, H. K., Wu, T. C., Chen, W. H., Tsai, C. C., Chen, A. B. C. & Yang, Y., 2022 6月 1, 於: Journal of Astronomical Instrumentation. 11, 2, 2250007.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學生論文
-
-
Analysis of Particle Flux and Calculations of Radiation Dose during Solar Proton Events in 2012 from ARTEMIS Observations
作者: 冠傑, 林., 2016 8月 1監督員: Tam, S. W. (Supervisor)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
-
Analysis on Directional Angles of ELF-Emission Events Below 10Hz Observed at Lulin ELF Station
作者: 陳, 彥., 2014監督員: Chen, B. (Supervisor)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