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專案
機構檔案
Organisation profile
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創新醫療器材產業推動的引擎(Engine of Medical Devices Industry)乃以創新產品、新創事業為目標,配合政府推動醫療器材產業而設立的全國唯一頂尖大學計畫卓越研究中心。基於教學、服務、研究、萌芽、品牌五大主軸力求創新突破。在賴明詔院士及蘇芳慶主任領導與同仁共同努力下,MDIC持續整合國立成功大學醫材新創團隊,輔以創新醫材聯盟廠商、國內外創投以及成功大學醫學中心,經共同挖掘與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Unmet Clinical Needs),研發具高商品化價值之創新醫療器材,對臺灣具關鍵性的生技產業經濟創新做最大的貢獻。 人才培育上,MDIC乃第一所在臺灣開授史丹佛大學Biodesign課程,並且成立醫療器材跨領域學程推動遠距教學的的大學,與國家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upra Integration and Incubation Center, Si2C)人才培育推動辦公室共同執行SPARK-Taiwan NCKU- ANCHOR UNIVERSITY計畫,當領頭羊進行我國醫材轉譯加值的人才培訓,接軌史丹佛大學之SPARK課程、培訓模式及顧問專家,且強調其價值驗證(Proof-of-value)之重要性,讓國立成功大學成為臺灣醫材產品開發人才加值培育之頂尖大學。同時配合行政院生技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培訓博士級生技訓儲菁英,成為造就國內一流醫材創新人才之最佳搖籃。創新研發方面,MDIC過去三年來成功輔導三家新創公司,324個國內外專利核准,獲得研究資源補助的方面,與密西根大學、明尼蘇達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相比表現更加出色。 連結產業上開始設立「數位醫療設計中心(Digital Medical Design Center, DMDC)」,於103年底,以最快速度成為全國大專院校首獲ISO 13485認證,提供數位醫療技術研發平台,達成醫療產品雛型設計、手術規劃及專利佈局,並透過醫療雲與成大臨床部門建立合作計畫,於103年度開始接受國際研發學者進行共同研究,透過此平台銜接臺灣及國際級GMP製造廠商,使產業規模在五年內達世界前五名。中心同時扶植骨科、復健及老人醫療產業,使其成為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的龍頭,創造醫療器材產值五年後成長2倍。 MDIC結合成大學研技術、成大醫院臨床資源與Si2C,佐以國際創投大師張有德教授、成大醫院楊俊佑院長、林錫璋主任、醫工系張志涵教授等人,以及在地產業園區能量,發展特色生醫產業,由中心主導整合81家醫材廠商共組醫療器材創新聯盟,轉譯研發成果,厚植知識經濟產業利基。為強化臺灣醫療器材產業與國際接軌,於本年度邀請如史丹佛大學bio-x多位頂尖醫療器材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來訪,並舉辦醫材國際研討會,提升臺灣醫療器材產業之國際競爭力與成功大學之國際能見度。為協助國內醫材廠商進入中國及東協市場,於今年度遠赴中國及馬來西亞,與CFDA及馬來亞大學建立實質溝通管道。另外,將領先全國與本校榮譽教授張有德博士所領導的益安生醫公司合作,邁向和史丹佛大學Biodesign齊名。 回顧100~103年與展望104~106年,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與其他中心成效上最大差異點在於我們是一個為臺灣醫材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及新創公司的推動引擎,我們是唯一全力投入將臺灣醫療需求轉化為產品,新創公司,達成醫療器材產業規模效益之目標。104年將延續現階段成果,教學繼續開設創新醫療器材發明設計課程。研究方面執行至少5項臨床需求前導型醫材跨領域創新萌芽計畫,包括雛型設計與臨床測試,產學擴展成功醫材創新聯盟會員數量,提供臨床需求研究評估,並集中資源建立可接軌國內外技術之「數位醫療設計中心」發展Medical Cloud銜接國內製造業強項至國際-牙科,扶植新創公司成立。我們萃煉創新人才,創造價值,我們在做臺灣沒人有的亮點,我們在創造臺灣的史丹佛精神。指紋
查看啟用 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 的研究主題。這些主題標籤來自此機構會員的作品。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網路
國家/地區層面的近期外部共同作業。按一下圓點深入探索詳細資料,或
概要
專案
- 47 已完成
-
A Highly Sensitive Sensing Technique via Surface Plasmons With Tunable Prism Refractive Index
Elsharkawi, A. S. A., Shaban, H., Gomaa, L. R. & Du, Y. C., 2023 5月 1, 於: IEEE Sensors Journal. 23, 9, p. 9917-9924 8 p.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
An Optical Universal Plasmon-Based Biosensor for Virus Detection
Shaaban, A. & Du, Y. C., 2023, (Accepted/In press) 於: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
Behavior of 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 beneath kinesio taping during isometric contraction and badminton lunge performance after fatigue induction
Vo, M. H. T., Lin, C. J., Chieh, H. F., Kuo, L. C., An, K. N., Wang, Y. L. & Su, F. C., 2023 12月, 於: Scientific reports. 13, 1, 1779.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開啟存取
設備
-
可程式化超音波陣列研究發展平台
Chih-Chung Huang (Manager) & 培煜 陳 (Operator)
儀器設備中心設備/設施: Instrument Developmen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