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台灣位於三大板塊(歐亞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 南中國海板塊 琉球島弧)等互相擠壓碰撞. 為環西太平洋地震帶板塊活動最頻繁之區域. 此弧陸碰撞的系統也是全球數一數二得地震觀測之天然場所. 自1990年後, 高解析度與高覆蓋度的地震活動觀測網已然成形。對於地震序列的紀錄能有長期完整的紀錄。並藉由各種地球物理探勘及能源探勘所需而執行的鑽井計畫。取得現地地質與地物的觀測資料。為此, 本研究將藉由討論台灣在板塊運動下, 現實應力場的方向及數值化模型的建立, 以了解台灣應力場於時空中分佈的資訊. 並由上述資料統整構築台灣分區的地體動力學模型, 模擬台灣區域應力的變化及地震活動度隨時間的分佈演進。研究主題為以下所列:a.探討台灣地區應力場的向量分析及數值的推估,確認應力場在時空中的方向及量值的三維空間變化。b.建立起全台的地球物理動力學模型,並以此構築斷層位置,幾何參數,平均錯動量之資料庫。c. 研發台灣地區於時空變化下地震模擬系統,以評估並估算即將發生的地震在現機率及分佈情形。本計劃將模擬十萬年來台灣的地震發生規模及分佈,因此需要大量的運算資源進行地震時態模擬,我們將使用多個台灣高速運算電腦叢集系統(如:國網中心台灣杉一號)進行研究,並嘗試組建針對此計畫的叢集電腦,建立自主的模擬系統,並採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提升模擬的速度和精度。此外,透過動力學模擬及觀測的擬合,對於造成地震發生及地殼應力變化的參數會有更多的了解 。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08-01 → 21-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