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臺南市與周邊街庄之互動關係之研究 -以善化街及關廟庄為對象(1920-1945)

研究計畫: Research project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2010 年原臺南縣、市合併升格,將原臺南市和周邊許多甚早發展的聚落納入一個 更緊密的治理架構中,這當中不乏由平埔族舊聚落演變,或自明鄭開始發展的聚落。 過去,既有聚落研究多聚焦於聚落內部的空間,特別關注都市自身甚或是市中心,然 而此一觀點已不全然適用於今日的大臺南市。因此,本計畫希望拉抬視角,重新思考 多個聚落之間的關係,擬以兩年期間探究日治時期臺南市與善化街、關廟庄之社會經 濟關係如何影響都市空間變遷。 1908 年竣工的縱貫鐵路將善化街與臺南市納入全島區域貿易範圍中。1920 年以 後臺南市港口、運河工事,則提供臺南市對島外的遠距貿易功能。而 1930 年代東西向 的臺南關廟指定道路連接集散山區物產的關廟庄與臺南市,強化地方貿易功能。上述 歷史敘述初步將多個聚落視為一個其空間變遷與社會經濟面向變化具內在一致邏輯的 整體,呈顯出都市空間與不同性質經濟活動的關係。 循此脈絡,本研究擬透過輿圖、文字、統計史料及實地訪調,調查分析「臺南市 與其他都市就交通運輸與對外貿易之比較」、「地方財政制度之內容與運作狀況」、「聚 落間社會經濟關係對都市空間變遷之影響」三項重點。透過分析聚落間關係,建立一 多聚落空間論述,作為對未來臺南市空間變動新的認知架構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3-08-0114-07-31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