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臺灣國中生恆毅力對偏差行為影響之整合性理論解釋模型

研究計畫: Research project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青少年發生偏差行為的成因很多,倘若個體具有恆毅力的特質,應該可形成保護作用,減緩偏差行為的發生。Angela Duckworth博士指出,恆毅力是一種關鍵可發展的技能,具有可以自我掌控和培養的特質。具有恆毅力的人因為不會偏離自己所要追尋的長遠目標,所以比較不會有偏差行為,故本研究主題是建構臺灣國中生恆毅力對偏差行為影響之整合性理論解釋模型。第一年計畫主要編製適用於臺灣社會脈絡的恆毅力量表,研究者除了依據理論文獻與參考相關量表之外,並將進行非結構式訪談來草擬試題;並請專家做多次修正與提供意見,以確定量表的架構。其次,預試時先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Rasch部份給分模式(partial credit model, PCM)分析;正式施測後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以確認量表的信效度。第二年以第一年發展的恆毅力量表為基礎,建構國中生偏差行為影響之整合性理論解釋模型,以偏最小平方法之結構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PLS-SEM)來分析學校緊張因素、依附關係、接觸偏差同儕透過恆毅力和認同非法手段對於國中生偏差行為的直接效果、中介效果與調節效果,試圖建構一個嶄新的整合性理論解釋模型。預期本計畫將對於恆毅力的量測與偏差行為之整合性理論解釋模型做出具體貢獻,未來本研究可提供青少年偏差行為實務參考。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8-08-0119-07-31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