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敏感性(sensitivity)一向是許多領域的重要研究指標,舉凡心理、教育或臨床上的評估量表、儀器或工具,甚至評審員的選取與評鑑等,都需要敏感性的評估。有一大支的相關研究稱為功能評量(functional measurement),另有一支為方法一致性(method agreement)如評分者間信度,過去本人亦曾針對幼童及家長生活品質量表進行agreement的比較。本文企圖從1943年起Cochran所提出的兩測量工具的評估比較開始作一完整文獻回顧,並據以發展敏感性比較之檢定統計量(test statistic)、 信賴區間、預測區間以及樣本數規劃,以補足過去指標多使用相關係數而未能進行統計比較之缺失。有鑑於敏感性指標的發展可利用評量誤差的概念,來計算組內相關係數(ICC)或變異數成分(variance component),因此本研究探討據此形成F分配的可能性,再將兩F變數相除形成另一比值,就可以發展檢定統計量,用來比較兩評審或兩工具量表的敏感性。預期這個方法未來還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如勝算比比較、指數分配的可用性(availability)比較等。第一年本研究先發展敏感性指標的F比值,以及相對應的樣本數推導。第二年則會處理信賴區間及預測區間的問題,第三年則延伸至當某一研究之樣本數及組內相關係數都算出後,另一研究該如何進行及抽取合適的樣本數以進行比較,以達成足夠的檢定力或所設寬度之信賴區間與預測區間。如此這個系列就會相當完整了,最後,本人會將在台灣所進行的PedsQL的家長版和兒童版生活品質問卷進行實徵比較,也會將其長版與目前文獻在推的短版來比較,並完成R程式之撰寫。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08-01 → 21-07-31 |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