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慧遠是實在論者嗎?—以其詮解《大智度論》之觀點為線索的哲學研究

研究計畫: Research project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本研究計劃的主旨,在於釐清東晉廬山慧遠(334-416 C.E.)詮解《大智度論》的哲學觀點,反思其觀點與《大智度論》是否一致。若是一致,則檢視多數研究視慧遠為實在論者是否合理。反之,若非一致,則進一步探究慧遠帶著怎樣的前理解來詮解《大智度論》。 慧遠被認為是將印度佛學轉向中國佛學詮釋的卓越學者,他的思想含攝了儒、道.二家、道安的本無說、部派阿毘達磨學說、般若思想、大乘中觀學……等。就此而論,慧遠的哲學觀點與論述似雜揉各家,非承一家之言而呈現多樣的性格。 在鳩摩羅什譯畢《大智度論》後,慧遠便刪略作《大智度論抄》。此外,在《大乘大義章》中,慧遠數次援引《大智度論》的觀點與鳩摩羅什往來問答,自此可看出慧遠對《大智度論》的重視。若細究文本脈絡,可發現慧遠詮解《大智度論》的觀點似乎是某種實在論的型式,歷來的慧遠研究中,多數也將慧遠視為實在論者。然而,《大智度論》對實在論乃採取批判的哲學立場,若慧遠是實在論者,其詮釋觀點與文本如何相容?是否這是慧遠多元思想的詮釋結果?若是如此,仍可視慧遠為實在論者嗎? 針對以上議題,本研究希望能細緻地處理並作適當的回應。最後,本研究希望藉由慧遠佛學詮釋的影響作為基礎,未來將逐步沿著《大智度論》在中國被接受、理解與詮釋的脈絡,探究《大智度論》如何影響與開展中國佛教哲學之論述。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2-01-0112-12-31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