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巖」(或寫作「岩」),又稱為「巖仔」,是臺灣常見的寺廟類型,為與「山」的概念有關的宗教建築,最早是作為一種地理景觀或名勝被記錄,後來引申為某種祭祀空間的名稱。清領時期,隨著中國福建、廣東地區的移民來到臺灣,「巖」的寺廟名稱也被帶入,統合了「佛教信仰」與「民間信仰」兩種宗教屬性,並作為地方社會的連結點,成為地方民眾團結的「聯庄廟」與信仰中心。
本文探討受到國家權力介入下的「巖」建築,其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日治時期的舊慣調查,隨著西來庵事件的爆發,日本政府也開始進行全島性的慣習與宗教寺廟調查,部分「巖」為求自保,因而被歸入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之下,和日本佛教產生連結,有些則登記為佛教,並產生管理人一職,戰時則成為皇道佛教的宣揚場所。第二階段為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中國佛教會,透過大仙巖戰後第一次的三壇大戒取得臺灣佛教界的主體地位,這些僧侶也被聘請至「巖」做住持,被劃入佛教的「巖」也因此和中國佛教會開始有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並在戒嚴時期和政府維繫某種關係。
本文挑選三個重要建築案例進行探討,分別是嘉義的半天巖、高雄的翠屏巖與高雄的崗山巖;這三間巖仔原先鈞為在地信仰中心,而後駐錫的住持僧侶,皆與日治時期大崗山法脈及戰後大仙巖傳戒脈絡有所關聯。本研究從空間配置、祀神安排、建築形式等三個面向切入探討,分析這三間巖仔與國家權力介入的關係。在國家權力介入下,這三間巖仔必須面臨「民間信仰」與「佛教信仰」之間的選擇,兩種選擇迫使巖進行妥協與調適,並充分體現在空間配置、祀神安排、建築形式等面向上。研究發現,選擇民間信仰取向的巖,較重視藉由香、煙與爐的靈力傳達;選擇佛教信仰取向的巖仔,則較重視宇宙觀與佛教經典之體現;更者,巖亦可能試圖讓兩種取向共存於空間與儀式中。
本文探討受到國家權力介入下的「巖」建築,其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日治時期的舊慣調查,隨著西來庵事件的爆發,日本政府也開始進行全島性的慣習與宗教寺廟調查,部分「巖」為求自保,因而被歸入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之下,和日本佛教產生連結,有些則登記為佛教,並產生管理人一職,戰時則成為皇道佛教的宣揚場所。第二階段為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中國佛教會,透過大仙巖戰後第一次的三壇大戒取得臺灣佛教界的主體地位,這些僧侶也被聘請至「巖」做住持,被劃入佛教的「巖」也因此和中國佛教會開始有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並在戒嚴時期和政府維繫某種關係。
本文挑選三個重要建築案例進行探討,分別是嘉義的半天巖、高雄的翠屏巖與高雄的崗山巖;這三間巖仔原先鈞為在地信仰中心,而後駐錫的住持僧侶,皆與日治時期大崗山法脈及戰後大仙巖傳戒脈絡有所關聯。本研究從空間配置、祀神安排、建築形式等三個面向切入探討,分析這三間巖仔與國家權力介入的關係。在國家權力介入下,這三間巖仔必須面臨「民間信仰」與「佛教信仰」之間的選擇,兩種選擇迫使巖進行妥協與調適,並充分體現在空間配置、祀神安排、建築形式等面向上。研究發現,選擇民間信仰取向的巖,較重視藉由香、煙與爐的靈力傳達;選擇佛教信仰取向的巖仔,則較重視宇宙觀與佛教經典之體現;更者,巖亦可能試圖讓兩種取向共存於空間與儀式中。
貢獻的翻譯標題 | Giam Temples under the State Power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Rule and after World War II: Case Studies of Puanthinn-Giam in Chiayi, Tshuiping-Giam in Kaohsiung and Kang Suann-Giam in Kaohsiung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頁(從 - 到) | 21-42 |
期刊 | 建築學報 =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
卷 | 122 |
出版狀態 | Published - 2022 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