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慧遠是實在論者嗎?:以其詮解《大智度論》之觀點為線索的哲學研究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本文的主旨在於釐清東晉廬山慧遠(334-416 C. E.)詮解《大智度論》的哲學觀點,反思其觀點與《大智度論》是否一致。若是一致,則檢視多數研究視慧遠為實在論者是否合理。反之,則進一步探究慧遠帶著怎樣的前理解來詮解《大智度論》。在《大乘大義章》中,慧遠數次援引《大智度論》的觀點與鳩摩羅什往來問答。若細究文本脈絡,可發現慧遠詮解《大智度論》的觀點似乎是某種實在論的型式,多數的慧遠研究中,也將慧遠視為實在論者。然而,《大智度論》對實在論乃採取批判的哲學立場,若慧遠是實在論者,其詮釋觀點與文本如何相容?是否這是慧遠多元思想的詮釋結果?若是如此,仍可視慧遠為實在論者嗎?針對以上議題,本文已做適切的回應。在探究與分析慧遠詮解《大智度論》的線索後發現,慧遠的思想相當駁雜,不能單以實在論的視角來理解之,必須回到他所關切之問題的脈絡,才能客觀地理解他的詮解觀點。因此,本文結論以多元的視角來理解慧遠的哲學,理由在於,假若任意以某種哲學主張來把握慧遠對佛學經論的理解與詮釋,都可能在他的著作中找到反例。
貢獻的翻譯標題Was Huiyuan (Eastern Jin Dynasty) a Realist?: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hāprajñāpāramitopadeśa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165-208
期刊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 Th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Philosophical Journal
34
出版狀態Published - 2015 7月

指紋

深入研究「東晉慧遠是實在論者嗎?:以其詮解《大智度論》之觀點為線索的哲學研究」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