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學新生的父母親社經地位與代謝異常之相關性研究

趙 敔淵(Chi-Yuan Chao), 楊 宜青(Yi-Ching Yang), 吳 晉祥(Jin-Shang Wu), 施 綺珍(Chi-Chen Shih), 吳 至行(Chih-Hsing Wu), 盧 豐華(Feng-Hwa Lu), 張 智仁(Chih-Jen Chang)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目的:由於台灣地區並無社經地位與代謝異常相關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想以Hollingshead雙因子社會地位指數來探討年輕成人在兒童和成人不同時期其父母親社經地位與代謝異常的相關性。 方法:以台灣南部某大學入學新生共4552位為研究對象,每位均填寫結構式問卷,並接受身高、體重、腰圍及血壓的測量;經空腹至少八小時後抽血檢查,檢驗項目包括血糖、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父母親之過去與現在社經地位的計算係以Hollingshead雙因子社會地位指數來做評估。代謝異常的診斷條件為符合台灣代謝症候群診斷異常至少兩項以上者。 結果:在4552入學新生中,其中11.8%有代謝異常,比起無代謝異常者,有較高的男性比例、年齡、體重、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總膽固醇,較高的抽菸與喝酒習慣、高血壓與糖尿病家族史比例,以及較低的父母親教育程度、家戶收入等級、社經地位指數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前與過去父母親社經地位指數較低者,其中心型肥胖、血壓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的比例較高。複邏輯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經調整性別、年齡別、抽菸、喝酒及運動習慣、高血壓與糖尿病家族史等變項後,只有家戶收入等級、現在與過去父母親社經地位指數與代謝異常具有獨立的負相關性。 結論:本研究發現父母親社經地位與年輕成人代謝異常有獨立的負相關性,因此臨床上考慮社經地位對於一個人發生代謝異常的影響,除了要考量個人當時的社經地位外,更要考慮父母親社經地位對個人所造成的影響。
貢獻的翻譯標題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a University Freshmen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66-79
頁數14
期刊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 Taiwan Family Medicine Research
6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Published - 2008 4月 1

指紋

深入研究「某大學新生的父母親社經地位與代謝異常之相關性研究」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