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學界研究《群書治要》多受類書印象的侷限,聚焦於文獻學層面,極少從思想的角度進行探究。因此,筆者嘗試透過《貞觀政要》的連結與對比,彰顯具有「以編代作」性質的《群書治要》思想內涵。基於思想內涵涉及層面廣闊,本文鎖定「為君難」、「為臣不易」、「君臣共生」與「直言受諫」四個主題式焦點議題,探討貞觀時期在君臣互動上的思想底蘊。文章的結構分四大部分來敘述,期盼藉此脈絡的探究,彰顯《群書治要》的學術價值,同時釐清貞觀時期所存在的實踐課題。首先,扼要說明《群書治要》的編纂與思想架構,意在展示主題式議題的情形。再者,藉由與《貞觀政要》相關聯的梳理,分析《群書治要》編輯所內含的文本詮釋與體系化思維。三者,釐清君臣互動各議題的論辯,呈現其彼此關聯的體系,同時考察其思想的變化。最後,以重構「君臣之義」的觀點,綜合論述「貞觀之治」典範的偏取形塑、君臣的相遇共理以及《群書治要》的資鑑取用,揭示《群書治要》蘊含的價值與意義。
貢獻的翻譯標題 | Qun Shu Zhi Yao and Prosperity of Zhengua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ulers and Subjects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頁(從 - 到) | 101-141 |
期刊 | 成大中文學報 =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卷 | 67 |
出版狀態 | Published - 2019 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