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臺灣近代經濟史過去多聚焦在商品貿易、個別產業、貿易網絡以及國家政策對貿易表現的影響,至於臺灣經濟史中的白銀問題則尚未被充分重視,特別是評估白銀在貿易表現的角色。本文旨在透過檢視清帝國時代臺灣海關文獻,重新評估當時開放對外國通商的「條約港」範圍之貿易表現。本文分析臺灣從1865年開始對外國開港貿易至1895年日清戰爭結束為止的貿易數據。從這些統計資料可知,當一併考慮白銀的價值與流動時,島上的貿易結構不可單以島內南、北作對比,應勾劃臺灣島內、外多重的貿易與資本移動背後所隱藏的南北不同經濟結構。
貢獻的翻譯標題 | Silver Movements and Trade Performance of Taiwan (1865-1895)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頁(從 - 到) | 115-168 |
頁數 | 54 |
期刊 | 臺大歷史學報 =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卷 | 65 |
DOIs | |
出版狀態 | Published - 2020 6月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