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下的公共治理:規範性電子公民身份論之初探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資訊科技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愈來愈明顯,其中對政治的影響尤為顯著。很多政治學者對資訊科技抱持相當正面的態度,視其能促進政府施政及民主建設。本文嘗試建構電子公民身份理論,探討透過資訊時代下的公民權作為規範以改善公共治理的模式。資訊時代下的公民權共有三項:擁有基本資訊生活之權利、享受具效益及負責任的電子政務之權利以及體現電子民主參與潛力之權利。要讓民眾實踐擁有基本數位生活之權利,政府必須積極縮減數位落差。另外,政府雖然積極建構電子政府,但是在提供電子政務上,政府必須訂定以具效益及負責任兩項價值為基礎的規範來作導引。最後,政府不應該單單停留在電子政務的提供,更應開展電子民主。
貢獻的翻譯標題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owards a Normative Theory of e-Citizenship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1-84
頁數84
期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 SOCIETAS (TSSCI)
發行號19
DOIs
出版狀態Published - 2006 12月 1

指紋

深入研究「資訊時代下的公共治理:規範性電子公民身份論之初探」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