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際社會對於中國不透明的金援的疑慮很多,特別是與西方傳統援助國家的不同有所批評,但是對於中國是否真的是國家債務累積在實證研究上卻相對缺乏。中國的對外援助最大的爭議點就是中國對外援助「不是傳統定義的援助」,中國對外的金援的目的以及條件充滿了商業色彩,不是以「發展」為目的,也缺乏「優惠性」援助,但這樣的資金卻又是中國對外金援的大宗。本文認為,在缺乏發展為目的以及不具備優惠性的情況下,「其他官方金流」(Other Office Flows,以下簡稱OOF)本就不是作為改善受贈國家的有效工具,而中國的OOF與西方國家的條件性援助,在政治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卻更受到受贈國家的歡迎,特別是在中國追求海外資源的情況下,富有資源的受贈國家與中國都有龐大的資源作為重要抵押品,彼此都更願意冒著違約的風險給予以及接受OOF。本文將借用AidData「中國全球發展金援資料庫2.0」(AidData's Global Chinese Development Finance Dataset, version 2.0)討論中國金援中的OOF,並提出本文的假設:中國的OOF會越多,受贈國的債務也會累積更多,透過迴歸分析後本文的假設獲得證實,中國OOF給予越多,受贈國家的債務會變得更多,但是「官方發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以下簡稱:ODA)卻沒有這樣的效果。
貢獻的翻譯標題 | The Effects of Sovereign Debt: China’s Non-Developmental and NonConcessional Aid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頁(從 - 到) | 1-58 |
頁數 | 58 |
期刊 | Taiwa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卷 | 27 |
發行號 | 1 |
DOIs | |
出版狀態 | Published - 2023 6月 |
All Science Journal Classification (ASJC) codes
- 社會學與政治學
-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