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荷治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堡:其建築營造歷程及與歐洲早期現代堡壘設計思維之關聯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南台灣的大員(現今台南安平)設立貿易據點,並在當地沙丘上構築熱蘭遮堡。經過多年擴建,該堡壘發展成一座大型軍事要塞,具有上層主堡、下層主堡、沙土基座、外堡等四個部位,堡內則有各類建物,包括長官公署、士兵營舍、公司人員住所、奴隸住所、倉庫、彈藥庫、監獄、教堂等等。在台灣荷治時期(1624-1662),熱蘭遮堡不僅扮演軍事防禦之角色,亦具有行政治理與貨物儲存之作用。熱蘭遮堡無疑是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地區規模最大的軍事建築,也是荷治福爾摩沙最具重要意義的多功能建物。基於上述重要性,本論文將以兩個主要部分,分別探討兩個與熱蘭遮堡建築有關的重要主題。第一個部分探討熱蘭遮堡的建築營造歷程。本文根據歷史文獻與歷史圖像的梳理與比對,提出熱蘭遮堡營造歷程的五個重要階段,並檢視各階段的歷史背景,包括公司在福爾摩沙的經營與發展、巴達維亞總督與台灣長官對於防禦工事的態度、以及福爾摩沙或大員所面臨的各類敵人與天災之威脅。在各階段的歷史背景下,將探討熱蘭遮堡的工程項目、參與人員、材料來源、以及構造與形式之特徵。根據討論成果,本文亦製作「荷治時期熱蘭遮堡各階段工程綜覽圖」,以呈現五個階段的營造重點、關鍵工程所涉年代、以及歷任長官與堡壘營造的關係。第二個部分探討熱蘭遮堡建築與早期現代歐洲堡壘設計思維之關聯。本文將檢視義大利文藝復興對於歐洲早期現代防禦工事設計的發展,以及荷蘭於八十年戰爭(1568-1648)期間出現的「舊荷蘭系統」防禦工事設計。接著根據荷蘭本土及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據點的堡壘案例,釐清舊荷蘭系統的幾個重要原則。最後再與歷史圖像所呈熱蘭遮堡建築特徵進行比較,以分析其與歐洲/荷蘭早期現代堡壘設計思維之關聯。根據分析成果,本文確認熱蘭遮堡相當程度反映了歐洲及荷蘭早期現代的堡壘設計思維,特別是堡壘的稜堡形式。然而,本文也發現某些熱蘭遮堡特徵無法以歐洲/荷蘭早期現代的堡壘設計思維進行解釋,而可能源自其他理由或動機,這些仍值得未來後續研究進一步探討。
貢獻的翻譯標題Fort Zeelandia in the 17^(th)-century Dutch Formosa: Its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Relationship to the Early Modern Ideas of European Fortification Design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43-68
頁數26
期刊建築學報 =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發行號117
DOIs
出版狀態Published - 2021 9月 30

指紋

深入研究「17世紀荷治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堡:其建築營造歷程及與歐洲早期現代堡壘設計思維之關聯」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